前文提過遠古出卦象早期為三十二卦,後成十六卦,後成八卦,其實到現在很多的人古代的堪輿之法都已經失傳。就如同九九歸一,海納九州一樣,誰都知道九九歸一,很多人都無法理解什麼叫海納九州。
那永珍歸於九州,天和地自然不屬於永珍之中,故此沈一凡認為,仕女圖上九州鼎代表的萬物,去除九十幅仕女圖剩下的九幅仕女圖自然也就是關鍵所在。
前面說過,天和藏有五天四藏之說。張文川雖然能參悟很多東西,但是始終無法擺脫老死而入地獄之說,故此他定會放機關放在天的五幅中。
龍在華夏人的內心中有著崇高的膜拜心理,故此人們對龍的看法也是不一致的,但是在古代帝王將相的眼裡,龍就是權力的象徵,故此沈一凡斷定,能開出機關的定是在五大天仕女圖中帶有龍的圖案。
沈一凡看完所謂五大天的仕女圖之後,臉上也是露出了自信的表現,似乎已經胸有成竹了。
沈一凡信步來到一副仕女圖的跟前,毫不猶豫的朝著仕女圖腳下的繪製的一口銅鼎上一按,大家都是驚訝萬分。
可是沒有想到的是,那懸掛在山洞頂端的龍頭,緩緩的朝著下面旋轉而來,就看見那龍頭上方好友一部分。是龍頭的後半部分。
原來這是一整條龍的石頭雕刻,只是一開始他們看到的龍頭後面一半都在山洞的上部,沈一凡等人沒有看見而已。
隨著機關緩緩開啟後,大家就對此一目瞭然了。是一條盤柱金龍,所謂的柱子其實是一個圓形的空心大圓柱,這圓柱直徑有一米多,人可以站在中間,可能就是一個升降梯的作用。
大家看的都很驚訝,沈一凡走進去看了一下,出來說道:“這應該就是通道的升降機關。”
大家還是有些納悶,不知道是什麼回事。沈一凡解釋道:“其實機關的開啟裝置就在這九十九幅仕女圖內,其中有一張的九鼎之一九五鼎,九五鼎上的圖案是九龍戲珠。那珠子的上有一個機關是開啟這通道的開關。”
聽到這裡大家才恍然大悟。而他們眼前看到的巨大圓柱其實就是古代的電梯,人進去後接上半根龍鬚,那大圓柱子就能把他們直接帶到上面一個固定地方停下來。
大家全都站在圓柱的中間,看著沈一凡將半根龍鬚接上之後,就發現了那巨大的圓柱慢慢開始旋轉,一路往上而去,聽得周圍齒輪轉動和鐵鏈帶動的聲音。
等到那根圓柱停下來之後,大家看到一條通道光照非常好,能看見前面有一尊大型的雕塑,一看就是人身鳥面的雕像。
雕像非常巨大直線看去只能看到頭部位置,大家朝前走了一段路後發現,雕像在山洞中沿著斷崖雕刻而成,往下看去一直朝深淵延續而下。
雕像兩個手臂伸出正好成為一座橋樑,可以讓人走到對面去,大家能清楚的看到,雕像胸口有一扇石洞,城圓拱門形狀。
眾人走在雕像手臂上,渺小的如同螻蟻一般,看著四周巨大的雕像和無底深淵,讓人浮想聯翩。
沈一凡和金鑲玉走在最後,沈一凡說道:“這座橋樑過去後,我猜測就到了張文川所說的地宮了。”
金鑲玉還是有些不相信問道:“你怎麼知道的?”
沈一凡說道:“雕像應該不是明朝時期的產物,看風格應該早於唐朝。你上橋的時候有沒有發現這個巨大雕像的姿勢是什麼?”
金鑲玉點點頭說道:“兩隻手一個手掌心朝前一個手掌心朝後。”
沈一凡說道:“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金鑲玉搖搖頭說道:“這是什麼意思?”
沈一凡說道:“是危險和誘惑的意思。”
金鑲玉還是有些不解,但是沒有追問下去,等到大家穿過橋樑進入山洞之後,眼前看到的句容是一層堆滿了古籍竹簡的大廳,古籍竹簡也就是隨意堆放,很多紙張的書籍都已經腐爛不堪。
大家穿行在書海卷林之中,全都感覺有些好奇,看看古籍翻翻竹簡。
專家在一旁問道:“老凡。這些是不是就是張文川運過來的東西?”
沈一凡點點頭說道:“有可能。這裡堆放情況看來確實非常匆忙。好像沒有做什麼整理。”
沈一凡的話語剛落下,就聽到金鑲玉叫道:“你們來看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