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在首都接受嘉獎的同時,衛筱看著四通八達的系統的月報,愁的的直掉頭髮。
過去四個月。
物流效率嘎嘎掉,評分一度來到了4.5以下。
由於太過執著於搞成小時達,有些忽略了主體業務。
物流效率並沒有跟著科技發展形成正增長,反而有些拖後腿。
當衛筱意識過來的時候想要騰出手整肅主體業務,已經有些鞭長莫及了。
因為公司的精力和資源全都花在了千手觀音上,多餘的子彈衛筱連一顆都沒有。
可千手觀音炸過一次之後,就鮮有水花。
哪怕她和徐闖藉著千手觀音營銷了幾波,拿到了一些正反饋,但也無濟於事。
將故事寫小作文終究不是實打實的利好。
一次兩次的還行,次數多了容易形成狼來了的效應。
正因為如此。
衛筱最近這段時間在多個場合提及千手觀音計劃之後,得到的反饋並不是很好。
資本們普遍持觀察態度,甚至有歪屁股的國內投行開始質疑。
在佈局無人機之後,接二連三佈局商用火箭業務,順風的步子是不是扯的太大了?
這些把《意林》捧為聖經的媒體還是具有一定煽動性的。
幾篇文章一發,民眾還在吃瓜,競爭對手先高潮了。
幾個快遞業的老對手看到順風好不容易有點破綻,瘋了似的在公開場合針對順風。
當然了,衛筱經過和陳晨的合作,抗壓能力早就鍛煉出來了。
外界的流言蜚語和一點點市場的變動,並不足以讓她感受到威脅。
即便有諸多困難,她還是堅定的高舉小時達大旗。
但。
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不是所有富二代都是衛筱。
徐闖有些扛不住了。
一期計劃炸裂,時間往後無限拖延。
晨風那邊又遲遲拿不出方案。
他的心理漸漸有些動搖。
根據沈欣獲得的線報,徐闖那邊正在嚴肅考慮撤出千手觀音計劃。
如果事情能夠證實,這才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一天的例會。
大家的表情都很凝重,氣氛略微有些窒息。
走進會議室的衛筱還是強裝著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