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詞之華麗,語氣之飽滿。
鄭宇村彷彿就像是上了一堂表演課一樣,感覺自己有很多地方需要提升。
問題是。
語氣、神態這些外在的東西可以學。
人家這個語言邏輯怎麼學啊?
嘡嘡嘡嘡說了十來分鐘,愣是沒說任何東西。
聽君一席話,勝聽一席話那種。
導播似乎對於內容並不滿意,在耳麥裡提醒了主持人,於是他將目光放在了鄭宇村身上。
“鄭教授,您是第一次來我們的節目做客,不過您一來,網友們就為您準備了一個重磅問題。”
“根據國外媒體披露的訊息,白頭鷹方面已經設立了一項名為重返星際的計劃。”
“據報道,這個專案將聚焦深空無人機的發展,並且已經獲得國會的經費許可。”
“作為空軍方面的專家,您是怎麼理解這個動作的呢?”
鄭宇村長舒一口氣,心說節目組還是有武德的。
一開始拋過來的問題是國外的。
作為一個新人,上手國外問題的難度要比國內問題簡單多了。
他基本上可以照著事實回答。
而且鄭宇村的研究領域有一部分和深空無人機重疊,可說的東西也有很多。
“白頭鷹在深空航天器方面的發展還是不錯的。”
“他們有幾家空間高空間飛行器的公司在這方面有技術儲備。”
“我覺得這次啟動這個計劃,也是順理成章的。”
主持人緊追不捨:“那您覺得這次他們會走什麼樣的路線?”
“其實很早以前,他們就搞過一個37號專案。”
“這個專案當時號稱要製造軌道轟炸機,用來防禦洲際導彈和反衛星。”
“而且我瞭解,37號專案早在當初就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只不過後來因為經費和預算的關係,被擱置了。”
“我推斷這個專案的論證還是沒有中斷過。”
“重返星際這個事兒重新提起來,還推進的這麼快,一定是有37號專案的影子。”
“因此我覺得他們很有可能是在37號專案做技術儲備的前提下,結合當下無人化技術的發展,佈局深空無人飛行器。”
鄭宇村漸入佳境。
他表達的內容比較客觀,基本上都立足於自己的工作成果。
按照之前系統內的預計。
重返星際專案是有一定的技術基礎的,因此具有一定現實上的意義。
主持人也聽得出來,鄭宇村對這個專案持比較肯定的意見。
這就與觀眾的期待發生了一定的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