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懷疑晨盾或者飛牛有間諜,受僱於ARD,而且一定是滲透到了高階技術崗位的。”
張明瑞一臉認真:“我同意你的判斷,你有什麼對策嗎?”
“晨盾系的公司都牽扯到國防產業,因此之前都做過詳細的背調,出現這個級別的洩密,說明科工委的工作太疏忽了。”
薛成英的語氣有些埋怨。
這些公司的保密審查都是由科工委的保密部門負責的。
當時他們給出的結論是無風險。
顯然是科工委的工作不夠認真,低估了鬥爭的嚴重性。
薛成英接著說道:“這個級別的間諜,大機率不是普通的商業間諜,我是準備讓第九局立案,好好查一查。”
張明瑞無條件支援:“對對對,我不負責任的猜測,背後大機率是有境外間諜組織支援,九局介入合適。”
“那既然你同意,我就安排了。”
“安排吧,這個事兒我能替陳晨做主的。”
得到這句答覆,薛成英便放心了:“那你就通知一下陳晨和衛總,但僅限於他倆,這個事兒知道的人越少越少,不能排除有高層牽扯其中。”
“放心吧!”
張明瑞懂規矩。
既然是涉密的案子,除了兩位老闆之外,誰都有可能。
事實上。
張明瑞當時就把心裡的可疑人選過了一遍。
按照洩密的完整度看,薛成英分析的一點都沒錯,級別至少是技術總監往上的。
曹子華、齊莽、謝超文……
都有可能。
如果真是這樣,問題就大了。
這些人涉及到的技術,不僅僅是小小的旋翼無人機那麼簡單。
雙尾蠍、B22……
他們都有深度參與。
如此,張明瑞都不敢往下想了,只能寄希望於第九局強勢介入。
“另外,還有一個事兒給你提個醒。”
張明瑞頭皮有些麻:“不能是壞訊息吧?”
“算不上壞,知道鎖眼11和鎖眼12嗎?”
“知道啊,鷹醬的偵查衛星,聽說解析度還挺高的。”
“對,就那玩意兒,這兩顆星繞一圈需要90分鐘,也就是說每天都會到我們頭頂一到兩次。”
張明瑞眼神中略帶猶疑。
這是反衛星偵查的常識。
某些軍方的關鍵設施都有類似的流程。
根據間諜衛星的執行速率來推算過頂時間,然後在過頂前將關鍵設施隱藏起來,以免暴露。
但這些措施僅僅針對大型武器裝置,科研場所,和晨盾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