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主人並不會因此看他一眼,可那又怎麼樣呢?被主人踐踏無視反而會讓他們更興奮。”
“普通人被突然指著腦門子罵‘你沒良知’‘你沒人性’的時候只會錯愕地看著對方:‘你說啥?咋的了?’,然後左右看看,詢問一下:‘有病吧?’”
“而有些人呢,噗通一聲跪下去。”
“立刻是‘我有罪我有罪’配合的絲滑到了極點。別說給他們扶起來,就算給他們膝蓋加個墊子,他們都會覺得不夠虔誠內心會不安!”
“這些跳樑小醜一般的行為,在我看來不過是徒增笑爾!”
“就讓國內國外的這幫人,去哀嚎吧!去狗叫吧!他們越痛苦,說明我們的路走對了。”
沈三通尚且保留了基本的剋制。
能刺破一些問題,但不代表這些文痞、洋奴、倀鬼不該殺!
試問,用美好去刻畫未來,難道不能喚起共識嗎?
不能說客觀上他們產生了作用,就把這些人的存在合理化。
沈三通繼續說道:“我不掩蓋自己的立場,有自尊的人與洋奴、畜生之間的割裂是無法彌合的。”
“走著瞧吧!看看未來在誰手裡,看看一些人夢寐以求的八國聯軍,到底會不會來駕著七彩祥雲來‘拯救’。呵呵!”
“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的戰後會議,27個戰勝國的代表1000人參加,中國最初連參加的資格都沒有,後雖勉強被允許參加,但無時不被蔑視。”
“作為弱國、半殖民地國家,列強是不屑與中國坐在一張桌前的,卑躬屈膝的幻想借助帝國主義的憐憫,收回山東的願望也處處碰壁。”
“在會議中,中國人苦苦哀求:耶路撒冷是你們的聖地,山東也是中國最偉大思想家的誕生地,你們不能也無權把山東割讓給日本人”
“就在在中國這無力的哀求聲中,日本已經借對德宣戰之名侵入中國山東,進攻青島並槍殺中國婦孺,造成強佔山東的事實。”
“九十多年前,飄蕩在凡爾賽宮的聲音至今還在中國人的心頭回蕩,一聲一聲撞擊著中國人的心。”
“六十多年前,外國的軍艦在長江上肆意開炮。”
“十多年前,使館被炸。”
“諸位,我們在七十五年前遭遇屠戮的首都,舉行《1937》的首映禮,銘記苦難和歷史。”
“如今他們再不能直接對我們使用武力,是世界改變了嗎,是一些國家變得善良了嗎?”
“不!是我們已然天翻地覆!是我們自強不息,是無數人的努力改變了我們的面貌!”
“我們的目標已定,大踏步排除萬難堅定前進,誰也擋不住復興的步伐。”
影院裡的觀眾情緒隨之飛揚。
沈三通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視角,一個不同於如今輿論的視角,也不同於文藝領域的視角,但卻如此的讓人神往,這是一個長在紅旗下,生在新中國的人,去平視這個世界。
以中國人的視角,去看待世界。
如此普通,又如此的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