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點意外事件,是三重阻礙。
本來對中國電影感興趣的主流觀眾有限,經過三重篩選,本來少的觀眾更加少的可憐,討論度只限於華人社群,不進入主流視野。
一切正常的話,隨後媒體還能進行一波銳評。
有反方,表示《魔盜團》沒法得到“文明”世界的認可,只是自娛自樂,又贏了。
也有正方,比如奧斯卡評委,幾千分之一,趕緊把《魔盜團》送來奧斯卡吧,來獲得我們的認可吧。
不用擔心,西方敘事下的東方記者,會立刻將這種認可送上熱搜,“快看,主人誇我了,好開心!”
放大具有特殊個例的友好報道,以此論證外國的寬容,間接證明了對方進步性,弱化了實質性的打壓。
這方面都不用花錢,這些記者自願的!
一番操作,花旗國既證明自己“進步”屬性,又有棗沒棗打一下,試著PUA沈三通一番。
成不成不好說,可以噁心人啊。
東大內宣不用說,而外宣也是懂的都懂,不拖後腿就謝天謝地了。
可惜,《魔盜團》是狠活。
狠活殺不死的。
何況沈三通這一次有友軍。
Rt(今日俄羅斯)銳評《魔盜團》,圍繞《魔盜團》進行了一系列整活。
有比較正經的報道,是在毛子本土:用商業片外殼包裝反霸權核心,“中國電影”新正規化
在西方世界,則是極限整活。
“高盛員工匿名爆料!”
“CEO下令刪除所有提及《魔盜團》的郵件——但瑪麗娜的海報已經貼在交易部廁所了!”
本身電影也具有破圈效用,只需要一個引子。
先是反華爾街,然後讓所有人始料不及的是醫保橋段。
影片中。
四騎士偷盜醫保公司CEO的橋段,在歐美觀眾中引發核爆級共鳴,特別是花旗國。
花旗國網友自發在推特發起My Medical Heist(我的醫療劫案)話題,分享被商業醫保榨乾的經歷。
醫保問題不是後世才有的,米歇爾丈夫要改革醫保,是有大量社會基礎的。
四年過去,拉了一個大的,網站給交了閨蜜。
改了個寂寞。
《魔盜團》爛番茄新鮮度從47%,提升到92%!
“他們不敢讓美國人看到真相!”話題,在推特趨勢上節節攀升。
接近登頂的時候,出現無形大手給撤掉了。
維基百科掀起一場編輯戰。
英文維基“高摩銀行”詞條24小時內被刪改37次,IP追蹤顯示80%來自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