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結果出來,我去樓上休息。”張一謀還是那副沉默的樣子。
張偉評狠狠道:“一定是索尼和哥倫比亞公司抵制《金陵十三釵》的結果,《一次別離》北美髮行就是索尼,他們推出來打我們的!”
蔣志強麻了:“老哥,我去再問問,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問什麼問,還不夠丟人嗎?”張一謀忽然暴喝一聲,嚇了眾人一跳。
張一謀劇組裡發脾氣有,私下裡生活很少見他一樣,連張偉評也是震驚不已。
不理會眾人,張一謀自顧自往房間走去,張末跟了上去。
張一謀不知道怎麼回到房間的,心裡想了很多,沈三通對於古裝大片那番理論,總是在心頭浮現。
又突然想起《黃金甲》拍攝時,道具在演員脖頸勒出的傷痕,如此大場面,震撼人心的《黃金甲》在海外卻失敗了。
那個時候他不關心沈三通的言論,也不關心《無極》的遭遇,內心深處他是個驕傲的人。
只以為古裝片的潮水退了,卻沒想到好萊塢早已在沙灘上築起玻璃幕牆。
看著都一樣,走進了,才發現不一樣,躍不過去。
腦海又劃過《金陵十三釵》的英文海報,克里斯蒂安·貝爾佔據了三分之二畫面,秦淮河女人的旗袍衩口像被剪刀剪開的嘴對他肆意嘲笑。
教堂彩色玻璃的光影裡編織的隱喻,神父救贖動機如此貼合符合西方敘事的“覺醒“,這些“用心”,此刻成了對他莫大的嘲笑。
腦海裡思緒翻滾,又閃回了當年。
不想去想,卻有逃不掉的記憶鑽了進來。那個年輕的自己在高粱地裡上架設攝像機,鏡頭裡鞏俐的笑容似乎灼燒了整片天空,她認為他無所不能,而他們最後又是如何失去對方的呢?
當年《英雄》就值得提名嗎,那不也是商業片嗎?
還是沈三通說的有些道理,確實時間很對。
世貿倒了,加入了WTO,或者是為了中國電影市場給的甜棗?
哈維的發行運作,有可能是提前知道了結果,才來運作。
沈三通那套說辭,古裝大片的繁榮只是文化殖民的糖衣炮彈,奧斯卡也是如此。
如此荒謬,卻又莫名的貼合。
一種羞辱感在張一謀內心深處滋生。
這是以往不曾有的,因為他知道,《金陵十三釵》就是討好,就是奔著得獎。
張末倒了杯水過來,小心翼翼問:“爸,你沒事吧?”
張一謀臉色很不好看,她從沒見過自己父親這個樣子。
“沒事,你早點休息吧。”張一謀喝了口水。
他的心亂了,或者說有些崩潰了,如果單純電影不得獎他不會這樣。
如果金陵十三釵真是一部好片的話,任何抵制都是沒有用的。
但是電影不是完全按照他的想法執行,有人從商業上告訴他要炒作床戲,有人從得獎告訴他要白人救世主。
然後床戲弄得他裡外不是人,奧斯卡連個提名都沒有。
心裡是真的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