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7月27日,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
發言人宣佈,正在利用一艘廢舊的航空母艦平臺進行改造,用於科研試驗和訓練。
幾天前,8月1日,到大連的飛機票一票難求。
各地軍迷網友飛赴大連等待瓦良格號試航。
網路上烏煙瘴氣,線下該幹嘛幹嘛,情況不是後世才有,現在也是如此。
歷史題材能夠大賣不是沒有原因。
網文裡面,歷史頻道是大類,不僅漢唐宋元明清等大的朝代,春秋戰國比較冷門的也有人寫,讀者人群有好幾億。
這都是潛在的電影觀眾,只要拍出水平,不愁沒有觀眾。
跟著劇組跑完首周路演,沈三通離隊。
郭凡和路陽兩人經過歷練,逐漸可以扛起大旗,郭凡更是能夠獨當一面。
三通娛樂的重要崗位人才梯隊基本建成,導演方面,科班、非科班,科班裡面有年輕畢業生,也有老一輩的,如姜微、康洪雷等電視導演轉型。
體系建立之初很難,有了框架後,沈三通便不用試試親力親為,只抓重頭戲。
每個月三通娛樂除了重頭戲,還有其他中小製作上映,有賺也有賠。
只要不是坑錢、吃錢,正常的專案有風險很正常,根據成績,會對負有領導責任的主創,進行評級方面的調整。
一步登天執掌上億製作的新人很難再出現,需要兩到三次中小成功,才有可能執掌大製作。
以現在培養出來的體系,三通娛樂從此坐食山空,吃個十年,佔據龍頭不成問題。
前世華易上市後直接躺了,靠著老本在14、15年之前,依然穩穩把握龍頭,沈三通比華易強太多。
沈三通調整身心,將精力投入到《誅仙》專案上,《誅仙》籌備進入到了最後階段。
對《誅仙》他很重視,《誅仙》具有很重要意義。
和《鬼吹燈》之後,網路文學改編的又一次探索嘗試,比《鬼吹燈》改編難度更高。
飛劍、鬥法的呈現,要做到真實非常不容易。
能把《誅仙》做成,將會進一步提升電影製作水平,以及原著改編水平。
探索出一條路,《吞噬星空》《凡人修仙傳》也能提上日程。
助理敲門進來說:“央視那邊有個採訪。”
“什麼方面?”沈三通記得沒有這個安排,《李世民》是郭凡和路陽的作品,要代表也是他們兩個代表。
臨時加的,一般都有緣故。
助理解釋:“《李世民》這部戲在邊省反響熱烈。”
沈三通若有所思,電影熱映不是重點,甚至電影行業加一塊,也只是配角。
應該是這部戲,給外界展現出一個好的面貌,有利於現實工作的推進。
助理提醒:“央視那邊說,這個報道,是邊省專題的一個補充,從電影熱映說明基本生活面的向好,後面再配上作為你的觀點、看法。”
“再加上當地觀眾反響,把氛圍烘托出來,展現豐富的文化生活,以及良好的社會氛圍。”
“行,不是重要的行程就推了,我這邊隨時可以。”沈三通意識到了,這是爭奪團結定義權的好機會。
說到底,絕大部分人是要過好日子的,是日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