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章 要精中! (1 / 5)

6月4日。

《曹操》全面上映。

點映口碑發酵,首日票房五千萬,首周票房一億六千萬。

郭凡、陸陽、文牧野三個名不見經傳的導演新人,憑藉處女作晉升億萬導演俱樂部!

業內影視公司無不頭皮發麻!

億萬導演俱樂部想進就進,一次性送三個進去。

而且後續都有作品,完全是當年寧昊的培養流程,傳幫帶,直到能獨當一面。

沈三通步法太穩!

首映禮的話,批次生產優質電影,似乎真走通了!

手段樸素的趕緊花錢買黑稿。

心思靈活的,送審《曹操》《諸葛亮》《劉備》等同類電影,創新不會,抄可太會了。

歷史人物,不能只允沈三通可以拍吧?

而年輕導演當場瘋狂!

沈三通是真培養年輕電影人,和外向學院派老登不同,一些老登能介紹的也就是所謂國際獎項的入場券,想要獲獎,不知道要舔多久。

得了獎,實際利益也不多。

什麼叫培養?

大力的給資源,有施展才華和試錯機會,才叫培養!

三通娛樂建立產業化鏈條,洗米的,滿腦子封建,師徒包身制度的,是壞事。

而對於新人來說,能有基本保障,基礎工資,再好不過。

觀眾想法更為簡單。

《曹操》電影好看就行。

陳導名在《曹操》的表演比《英雄》好太多。

《英雄》裡的秦始皇有點尷尬。

想要裝逼好看,格調、臺詞、構圖只是一方面,歷史題材,更要看對比物件。

始皇帝暴打秦舞陽,秦舞陽不過是街頭小混混一流。

打的再厲害,也顯不出始皇帝厲害。

不如橫掃六合,掃除王室一根毫毛,後者平鋪直敘,也比前者來的有爽感。

《英雄》所謂四大高手,李蓮傑戲外大牌,但故事劇情裡沒有和始皇帝匹敵的格調。

武林高手?

放在宏大歷史題材之中,只是不入流。

《英雄》放在當年看,確實不錯,但是無法滿足觀眾與日俱增的胃口。

故事劇情主打海外市場,不是為國內觀眾服務。

論逼格,遠不如《康熙王朝》裡陳導名的獨白訓話。

而《曹操》裡,曹操的每個正常階段,都有位格足夠的對手,來凸顯曹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