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華娛之女明星請自重> 第四十八章 披著袈裟的妖怪(七千字大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八章 披著袈裟的妖怪(七千字大章) (4 / 7)

《團長》帶有作者電影,文藝片的氣息,適合拉踩和搞鄙視鏈。

沈三通繼續道:“所以《團長》天然讓主流觀眾感覺陌生。”

“《團長》帶有反戰的味道。”

“當然,比西方吹進來的那種反戰風氣好很多,《團長》的反戰,是告訴人們反戰需要有力量和精神。”

“同時不要因為獲得力量後變成野獸。”

“問題在於,反戰本身就不討喜,我們觀眾不喜歡這種基調的價值觀。”

“還有反思味道,《團長》反思太多。”

“觀眾會認為軍人不應該思考政治,只需要堅韌不拔的執行任務。“

“就算思考,也應該是我軍的思考方式,而不是刮民黨的方式。”

“裡面的臺詞‘安逸,命都不要了就要安逸’。”

“人本能會追求安逸,該批判的,該指責的,需要喚醒的不是我們老百姓。”

“而是我們在大地震幫過它們,反過來捅我們一刀,傷害我們的一群畜生。”

“是它們破壞了我們的家園,我們一直在反抗。”

“就算反思,該反思的也不是老百姓,而是精英們。”

“越上層的越要反思,他們掌握權力,卻把國家搞的破碎、飄搖。”

康紅雷想明白了,沈三通說那麼多的,應該是有一個思路。

這部戲超支,得到沈三通支援才拍下去。

而且圈子裡沈三通思路也是比較主流,主旋律的思維。

不至於會使絆子。    康紅雷放開了討論:“團長龍文章沒有直接的政治主張,但設定上很‘妖孽’,打不贏是他的直覺,而每次直覺都很準。”

“他充當的角色有兩個,第一,是對個體生命的悲憫和同情;第二,是幫助炮灰們找回戰鬥的理由和鬥志。”

“龍文章身邊的兵,沒幾個為了抗戰,為了民族,可以無比坦然的,淡定的面對死亡的。能有這種思想境界的果軍湊不齊一個班。

“對比出我軍,是無法擊潰的隊伍,有無法滅絕的思想和精神。”

“《團長》能告訴觀眾,當年為何會被打的那麼慘,同時也告訴我們為何那麼慘還沒有亡國。”

沈三通認可道:“正常去做推演,都會發現我軍是唯一希望,只有我軍才能挽救千瘡百孔的民族和國家。”

“在那個年代,尋找‘意義’得出的結果是唯一的,最小的犧牲是每個人都勇於犧牲,最後的道路,也只有一個。”

“現在流行的把掛民黨軍和我軍混合,也是因為這個道理,無論如何推演只有一條路。”

“《團長》這群果軍成長起來,氣質上也帶著我軍的氣質。”

東大長久積累的治世底蘊,只要佔住大義或者說天理,下面的人不管行為上是支援還是反抗,最終的歸宿都是支援。

除非被收買,無論這個收買其本身是否能意識到。

甚至被收買的也得踏踏實實的幫助搞建設,矮大緊亂七八糟的言論多,但他需要說更多正確的話給這點醋打掩護。

想要在社會層面有一定影響力就要這樣。

而古往今來,論佔據大義和天理之正,大明和新中國相比,也遠不能及。

所以就造成一個現象,土共不怕人追求自由,也不怕人追逐利益。

甚至鼓勵個人去追求這些。

追求越徹底越會發現,想要徹底的自由,最長遠的利益,只有一條路。

就算是一個壞人,想要博取利益,也必須裝成一個好人。

精緻利己不是利己,長遠是有害的。

放在影視圈,一些諜戰劇也是這個味道,《風箏》把刮民黨、軍統拍的太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