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演員放在歷史大片中很違和。
前世沈三通被《赤壁》騙過票房,差一點吐了。
一個鬼子演諸葛亮,每一個鏡頭都是對身心的折磨。
梁超衛演的周瑜,大概是沒從《色戒》和《春光乍洩》裡走出來。
那副男女通吃的表情,可怕。
讓人覺得下一秒隨時可能出現回形針姿勢或者菊花盛開。
還有嘴型,感覺不會說普通話的樣子,對不上。
不提“萌萌站起來”,光是這兩個重量級的,就讓人出戏。
其他型別片,港臺演員,普通話說得很好,不用配音,沈三通會用的。
但歷史大片是例外。
港臺演員和外國演員,除非真的是歷史劇情裡有的外國人,否則沈三通一律不考慮。
當然,心裡下了判定,沈三通不會直接說出來。
怕人給他扣帽子。
韓三瓶補充了一句:“赤壁專案我們中影只是投資方,創作權和專案本身是沈三通導演的,我們無法干預。”
與他無關。
先把鍋甩一下,他可不能背上不團結的帽子。
韓三瓶比記者提前知道,沈三通不打算用港臺演員。
他也勸過,沈三通直接拒絕了。
理由很正當,歷史大戲一看到臉就出戲,原有的歷史代入加成,全毀了。
同時表示,你連陳凱各的戲不找編劇都能同意。
我不用港臺演員,你也應該同意,反正你也無人可用。
韓三瓶:[○`Д○]
無話可說,只能說沈三通也是和很多導演一樣,脾氣臭。
關心《赤壁》電影的記者不少:“沈導,你說歷史大片做大製作有優勢,還用大船類比,這部戲的特效,你打算用港島的,還是韓國,還是好萊塢的,多少用在特效製作上?”
沈三通回答:“不會用韓國和好萊塢特效,我認為大片要帶動電影全產業發展,我打算用兩億五千萬的專案,把國內當下的特效水平,提升到好萊塢十年前的水平。”
世界一流,沈三通沒那麼狂。
只要能達到好萊塢十年前就可以,大船那種,以假亂真的程度,夠用了。
“我們特效水平能滿足電影需要嗎?”記者倒吸了一口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