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院線電影,從觀眾手裡掏錢,連兩句吉祥話都不願意說,不屑於說,這何止是無恥,簡直就是無恥!”
沈三通真的生氣了。
有些人,真是臉都不要了。
沈三通理解不自信,但不能接受無恥。
這個時代確實不太自信,不能用後世的目光來看現在。
真正日新月異,一年有一個新景象,是從01年加入世貿之後。
這才過去4年。
所以說拉聖,位列四聖之一當之無愧。
拉聖,用大飛機把老中送進了世貿,並且轉移了米國視線,爭取了黃金髮展視窗期。
偉大,無需多言。
沈三通也承認他的一些預估是樂觀的。
說是保守,其實有些虛高。
但就算覺得不對,不認可、質疑他、否定他。
他都可以虛心接受。
但剛剛那個記者,很奇怪。
讓他感到尤其憤怒。
不從資料論據上反駁他,動輒給他扣帽子。
一看中國人自信就受不了,沒法接受中國人拍電影不給外國人看。
一部大片給中國觀眾享受,他應該高興才對。
他也是黃面板,說中文,看起來不是外國人啊?
沈三通很難理解,他的自我認知,到底是哪國的?
韓三瓶趕緊勸一下,拉住他:“少說兩句,少說兩句。”
說的太狠了。
很可能那個記者就是故意激怒他的,還是年輕。
“兩部13億票房的預估,我其實算的很保守了。”
沈三通說道:“1998《泰坦尼克號》票房3.6億,直到現在依然位列票房第一。要知道1998年的全年票房也不過9億而已。”
“說明什麼?”
“說明我們的電影潛力,遠比我們想象的高。”
“02年張一謀導演祭出全明星陣容打造的《英雄》來勢洶洶,最終創下票房奇蹟斬獲2.5億,依然無法跟大船匹敵。”
“02年距離98年過去了三年,而我們的國產電影遠遠無法觸及電影市場的上限。”
“說白了,我們當下的製作水平,滿足不了觀眾的娛樂需要。”
沈三通說到這,忽然興致寥寥:“而我們的電影人,不想著提高電影製作水平,滿心都是拿獎,拿獎,去國外拿獎。”
“哎。中國電影觀眾啊。卑微啊。”
真不知道該說什麼。
沈三通可是知道後世的一些好片的。
他很清楚,國產電影票房潛力絕不是表現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