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我的醫術能加經驗值> 第626章 醫院拒診規則,學點醫學常識的好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26章 醫院拒診規則,學點醫學常識的好處 (3 / 3)

如果這個老漢懂一點醫學常識,察覺到妻子的嘴角歪斜時,就會立刻警惕是不是中風。

通常情況下,心梗、腦梗、腦溢血、主動脈夾層等急重症疾病,都是越早發現越有利。

及時送醫搶救,有時候可以把損失降到最低。不至於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比如心肌梗死,缺血時間只要超過三分鐘,就會發生不可逆的損傷。大量心肌細胞開始因為缺血缺氧而死亡。

要是能夠及時送醫,立刻由專業的醫生搶救,緊急使用融栓藥物治療,或者介入取栓等手段,以最短的時間恢復血運,就能把患者的傷害降到最低。

預後往往也會很理想。但是拖的時間過長,那就難說了。就算把命救回來了,後續治療往往也會非常麻煩。

心肌細胞大量死亡,會造成心臟收縮無力,出現心衰等症狀。中風就更不必說。

大腦可比心包脆弱多了。很多醫生教學時,直接說大腦就是豆腐腦。這個比喻並不誇張。

“情況我已經看過了,不是很好。在外院拍過片子嗎?”周燦對女孩和老漢說道。

“有,拍的片子與檢查資料都在這。”程曉露趕緊把檢查報告遞給周燦。

轉院前,一定要記住把所有的檢查資料都帶上。有很多檢查,如果還在有效期內,可以不用重複做。

既可以節省時間,也能節省檢查費用,患者也能少受罪。並且得到最快的診斷與治療。

當然,有個前提,那就是必須遇上一位靠譜的接診醫師。萬一不幸遇到無德的醫師,一味的追求業績,不管患者的利益,明明已經做過的檢查,再給患者做一次。

這種就比較悲催了。周燦曾經接診過一位疑難病症患者,那個患者總共做了17次核磁共振與ct檢查。

儘管事出有因,醫生的無德也是母庸置疑。那個患者堅稱自己的腦袋有病,醫生檢查後認為沒什麼病。

患者與家屬不相信醫生的診斷。於是,醫生為了讓患者和家屬相信,做了這麼多次核磁共振與ct檢查。

必須提一下,這些檢查不是一家醫院做的,而是一共有七家醫院。頭部核磁最便宜的也要六百多,精度越高越貴。

光是檢查費用,就已經高達好幾萬。圖雅最貴的核磁檢查是五千元一次。

申請非常困難,需要排隊。專用於診斷一些難度極高的疑難病例。副主任醫師以下級別,無法開出這種檢查申請。

基本上都是由特需專家開出這類檢查申請。如果某個科室的主任醫師有需要,也可以開,但是要排隊,要由醫務科稽核。

但是又有幾家醫院能做到圖雅這個程度?很多醫院的管理都是相當混亂,上面的領導不管黑貓還是白貓,能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什麼叫做能抓到老鼠?就是能幫助醫院創收,能為醫院贏得口碑。建議如果遇到疑難病例,首先可以掛普通醫師診號,把該做的檢查做一遍。

然後這個普通醫生查不出病因,沒關係,也沒必要當面怒斥人家醫術水平差。

留著這些檢查,掛特需專家號。是哪個型別的疾病,就掛哪個專家的號。

一定要了解那位特需專家擅長診斷哪些領域的疾病。要是一個腸道疾病,掛了一個神經內科的專家號,結果肯定不如人意。

說說先掛普通醫師號,再掛特需專家號的好處。節約時間,節約掛號費。

特需專家大多都是三百元,甚至七八百元一個號。你什麼檢查都沒做,直接掛了特需專家號。

專家也是人,該做的檢查同樣會要你去做。很多檢查結果當天拿不到。

那就只能等第二天,甚至第三天。拿到檢查結果後,再找那位專家複診,第一次掛的號已經失去了時效。

還得再掛一次號,關鍵還不一定能搶到。所以第一次掛個幾塊錢的普通醫師號,把該做的檢查都做了。

普通醫師查不出病因沒關係,拿著檢查結果掛專家號,一般當天就能給你診斷出來。

然後順利收治住院。省時省力還省錢。周燦從程曉露手中接過患者的檢查資料進行檢視,以便做到心中有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