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必須佩服謝主任的遠見卓識。
他可能早就意識到,麻醉醫學科與外科室構成共生關係。只有讓麻醉科發展好了,外科室才能有一個強大的戰友。
然後其它各大科室因為都有麻醉支援的需要,同樣與麻醉科保持著良好關係。
如此一來,麻醉科除了招人難一點,在醫院算是混得如魚得水。
已經提上日程的麻醉科改革,對官醫生這樣的人將會是一個巨大考驗。因為麻醉科現在的模式就是吃大鍋飯,接到單子,會比較公平的分配給各個麻醉醫生。
如果科室有特殊要求,指定到人,只要能安排過來,一般都會同意。
官醫生現在就已經面臨很少再有科室指定讓他過去做麻醉手術的尷尬局面。沒改革還好,能跟著吃一口大鍋飯。
改革後,接不到單子,那可就不好混了。
要麼轉型調到重症醫學科工作,要麼看看哪個科室的監護病房還缺人,調過去做監護病房的管床醫生。
麻醉醫生從選定麻醉醫學這條道路開始,就註定充滿荊棘和無盡的冒險。
不管是做麻醉醫生,還是轉型做重症醫學科的醫生,時時刻刻都需要為各種種樣的病人冒險。
“需要心臟停跳嗎?”
酆主任詢問周燦。
他已經知道整個手術方案都是周燦設計的,一些手術中的關鍵問題,肯定要當面再問周燦一次。
“只要不出大的意外,心臟不需要停搏。但是需要準備好體外迴圈,血管搭橋時需要使用。萬一發生嚴重心顫,心跳驟停等不可預測的事情,體外迴圈也可以在關鍵時刻為搶救患者爭取時間。”
周燦回答道。
“那就沒什麼問題了,患者已經進入麻醉狀態,除了血壓不太穩定,其它體徵都還算平穩。開始吧。”
酆主任做事情就是利索。
從不磨嘰和廢話。
……
手術很快開始了。
這臺手術需要分兩步進行,先做血管搭橋,保證患者的主動脈分支的血供。然後再放置支架。
看似一個簡單的搭橋,卻是非常考驗醫生的技術,與整個團隊的合作。
但凡大一點的手術,醫助、護士、麻醉醫生,都必須默契配合。根本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
周燦這次帶著喬雨等人過來觀看,也是有意讓他們瞭解一支優秀的手術團隊,該怎麼配合主刀完成整臺手術。
他在心胸外科的手術室,具有隱形的領導地位。
手術開始後,包括雪燕主任在內,所有人都是以他為核心,像一臺精密機器,開始運轉。
分工明確,手術過程中配合默契。
每個人都是這臺手術的主人,無時無刻都需要保持主人翁精神。
如果有人偷奸耍猾,或者拈輕怕重,或者遇到風險稍大的手術工作就推脫,又或者發現危機放任不管,抱著一副不關我事的冷漠態度。
都會導致手術出現問題,甚至失敗。
在胡侃主任逝世後,周燦也是經過自己的努力,一點一點奠定了這種隱形的領導地位。
必須說明一下,這個領導地位並非固定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