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這裡等待的家屬,都是在等著手術室的親人或朋友做完手術出來。
有的人顯得很淡定,有的人卻是滿臉焦急。
周燦聽到雪燕主任稱呼這名老者為蔡先生,不由有些疑惑。
患者名叫陳鍾恚,患者的父親卻姓蔡,難道患者是隨母親姓?
這個家庭有些複雜呀!
一般兒女隨母姓,意味著男的是上門女婿。
進得手術室內,周燦換好衣服進手術間,看到患者已經躺在臺上了。
給患者做麻醉的是酆主任,帶著一個麻醉護士與兩個學生。
周燦同樣屬於酆主任的學生,熟絡的上前打招呼。
“小子,不錯嘛!都已經能夠大手術創新了!”
酆主任平時很少夸人,也沒什麼笑臉。
但是看到周燦、上官雪落、曲紫這些人例外。麻醉科只要認真學,且有點實力的醫生,酆主任都喜歡。
官醫生以前幾乎被酆主任當成接班人來培養。
可惜他的成長不及酆主任的預期,周燦能夠清晰的感受到,官醫生在麻醉科的地位已經大不如前。
任何一個科室都是如此,有能力者上。
不進則退。
官醫生還算努力,就是出過一次事以後,膽子變小了許多。處理很多風險較高的手術時,都十分保守。
現在心胸外科做一些三級以上的大手術,只要風險高一點的,幾乎沒哪個主刀願意找官醫生合作。
因為手術方案被否的機率太高了。
麻醉醫生太冒險的,容易出事。太保守的又會導致患者和主刀醫生錯失很多手術機會。
這其中有一個度,需要把握好。
官醫生如果不能從過於謹慎的影響中走出來,將沒辦法快速成長。
會被髮展的大勢一點點無情淘汰。
論私交,周燦與官醫生算是老朋友一般的存在。
周燦也找機會,或明或暗的跟官醫生說過三四次,讓官醫生遇到風險在合理範圍內的手術,可以適當放寬標準。可是官醫生只是口頭上答應,並沒有付諸行動。
後來,周燦也就沒有再提過。
成年人都很固執。
千萬不要試圖去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否則很容易反目成仇。
周燦很早就明白了這些做人的道理,勸了幾次無效後,自然不會再多勸。
麻醉科現在發展算是相當不錯。
像曲紫、上官雪落這些人,都在快速成長。
整個麻醉科從下到上,人才濟濟,發展勢頭相當喜人。
麻醉科能夠發展得這麼好,大外科的謝主任功不可沒。他給予了麻醉科很多扶持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