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與周燦第一次給患者做指檢時的情況一致。
那時候就發現手套上沾有暗紅色血液了。
患者的血細菌培養,果然為陰性。
過了血菌高峰期,再查基本上就是這個結果。
患者的骨髓常規檢查結果也出來了,沒發現異常幼稚細胞與組織細胞。這還只是骨髓的常規檢查結果,具體診斷,還得看骨髓培養結果。
今天上午,患者的血壓已經降到了60/42mmhg,脈搏變得非常弱,心率約120次/分。
這是非常不好的徵兆。
說明出血沒能控制住,一直在出血。
如果不立刻想辦法查到出血源,加以止血,這個患者很可能救不活了。
今天上午正好是周燦在急診坐診的日子,由於患者再次出現休克,搶救室那邊擔心患者出事,無奈之下把周燦請了過去。
周燦到達搶救室以後,立刻對患者做肌靜脈穿刺置管,測中心靜脈壓,僅有0.78KPA。
沒想到患者的病情惡化如此之快。
僅兩天時間,在已經輸血1000毫升,並且給予多項治療措施的情況下,仍然再次發生休克。而且血壓降到了令人極為擔憂的地步。
這時候出血源未明,並且也無有效止血手段,使用升壓藥只能加速出血。
周燦一邊迅速指揮護士與醫生給患者擴容、輸血抗休克,連著輸了三袋血以後,終於把血壓又給拉上去了。
“周醫生,病人肯定一直在出血,你快幫忙想想辦法吧!我看依靠內科治療手段止血已經很難有效,恐怕得用外科治療方案止血。”
艾麗醫生這兩天都憔悴了。
為了這個病人,她操碎了心。
每個醫生都害怕接到難治的病人。特別是這種極為棘手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她一個水平普通的主治醫師,實在是搞不定。
剛才看到患者再次休克,她五十歲的人了,仍然急得跺腳。
“彆著急,現在已經基本鎖定是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便血的顏色呈暗紅色,應該是回、結腸出血。只是患者目前的身體狀況不允許做結腸鋇劑造影,結腸鏡檢查也做不了。哪怕剖腹檢查,也要先把出血點確定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周燦處理這種棘手的患者,經驗還算比較豐富。
“做檢查又做不了,病人出血點無法鎖定,但是一直在出血,這到底該怎麼辦啊?”艾麗愁容滿面。
普通醫生水平有限,遇到這種患者那是真的搞不定。
“做腹腔動脈造影也許是一個較好的辦法。放射介入法雖然有一定侵入性,但是對於這種病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做出定位非常有效。兩相其害取其輕,為了救患者的命,冒些風險做一個腹腔動脈造影我認為是值得的。不過做這個檢查需要把握好時機,必須選在患者正在出血的情況下進行。”
周燦給出了一個較好的解決辦法。
做腹腔動脈造影,時機把握非常重要。
如果做檢查時,患者的出血正好處於暫時停止狀態,那就很難查出出血點。
這時候,周燦的六級止血術又有了用武之地。
他只需從患者的膚色、臉色、面貌、身體狀態,就能基本判斷出患者是否正處於出血階段。
另外,患者前不久剛剛排出液態血便兩次,說明正處於較大出血狀態。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周燦果斷讓艾麗向韓副主任彙報,然後聯絡介入室,給患者做急診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
介入室那邊的醫生一看病人的狀態很不好,擔心做介入操作時患者直接嗝斃,愣是把周燦請了過去幫忙。
周燦也算是名聲在外,現在圖雅醫院很多醫生都知道他的內鏡手術做得溜,介入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