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周燦不放心那個氣胸患者,一大早在急診科查完房,還特意跑去心胸外科的病房檢視那位患者的情況。
經過檢查和詢問,患者左胸疼痛減輕,呼吸困難症狀更是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明顯好轉。
家屬對周燦十分感激,看到患者經過治療後,病情明顯好轉,患者的母親和妹妹都很高興。神色也輕鬆了許多。
護士告訴周燦,患者目前體溫表現為低熱。
出現低燒,屬於正常現象。
周燦要過護士的聽診器,仔細給患者聽了胸音。
“他的左胸呼吸音仍然有點小,好在沒有乾溼性囉音,可以多做深呼吸。還有,千萬不要去動這個引流管,萬一出現鬆動,必須及時找護士或管床醫生。”
總的來說,氣胸治療仍然具備一定危險性。
周燦以前在心胸外科規培時,就見過一個氣胸引流患者出現死亡。
那次的教訓非常慘痛,既有著護士的麻痺大意,管床醫生的疏忽,更是因為家屬和患者不遵醫囑,動了水封瓶。
有很多危險,家屬和患者因為不是專業人士,根本看不見。
甚至就連一些專業水平不夠,或者警惕性低的醫護,都不能及時發現其中藏著的危險。
即便好幾年時間過去,周燦給這類氣胸患者治療時,仍然會特別小心。
更是不厭其煩的反覆叮囑管床的醫護,一定不能大意。
患者經過十多個小時的引流,水封瓶仍然可以看到中等量氣體溢位,引流的血性液體更是高達900多毫升,顏色鮮紅。
這說明有出血。
管床醫生並沒有打電話給他,但是已經採取了有效的救治措施。
包括輸血、補充血容量,靜脈注射頭孢拉定抗感染。
同時給予靜脈注射氨甲苯酸為患者止血。
這些措施使用及時、合理,也讓周燦對管床醫生的水平刮目相看。
心胸外科被挖走二十多位資深的醫護後,這個科室得到了大量的年輕人才引進機會。也漸漸開始煥發新的活力。
好歹是個權重科室,再加上圖雅醫院的底蘊雄厚。
有許多已經完成了規培,四證齊全的研碩,排著隊擠破腦袋想要進這座省級三甲醫院。
這種醫師很多還是臨床全科。
其實目前的臨床醫學生在選擇攻讀領域時,更傾向於全科。別看很多導師在那裡喊,貪多嚼不爛。
那是站在導師的高度才有資格這麼說。
對於普通醫學生來說,如何能夠更容易就業,如何能夠擠進大醫院的權重科室,這才是最重要的。
全科醫學生進大醫院的競爭力要更強,機會也更多。
還有,醫學生哪怕就算是杜冷那種留學博士,還是海外名校畢業。但是到了醫院工作後,仍然要從最基礎的實踐重新學習。
如果一直高傲的揚著頭,就會出現眼高手低,最終被周燦這種本科生直接碾壓和吊打的尷尬局面。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剛才55床患者出現心律失常,趕過去處理了。周醫生,您已經做了哪些指示,我記錄一下!”
管床醫生並不是昨天那個把患者從急診撈過來的實習生。
而是一位姓蒲的年輕男醫生。
三十歲出頭,剃著平頭,戴一副無框眼鏡,圓臉蛋,額角寬闊圓渾,下巴方正。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屬於那種做事踏實,為人實在,面善。
“昨天晚上為患者輸血、止血、抗感染,都是蒲醫生做的嗎?”
周燦對這位醫生很是欣賞。
“對……都是我弄的。當時我考慮到已經是凌晨一點了,您接近十二點才下的手術,所以就沒有打擾您。是不是出什麼問題了?”
蒲醫生同樣是住院醫師,別看年齡比周燦還大了好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