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侍衛來報,兩男一女殺出了皇宮,康熙雖是大怒,卻也大為鬆了一口氣。
忽必烈送的四個高手,他又不是沒試過成色,個個都是以一當十的存在。十,是指十個瑞棟這種級別的存在。
可是居然圍不住那刺客。他是真怕那些人再殺回來。
故而聽到跑了以後,他反而是鬆氣。
康熙這才有精力詢問韋小寶:“這是怎麼一回事?”
他還是信任韋小寶的。韋小寶此前拼死為他擋袁承志那一劍,他又不是沒看在眼裡。
有這會功夫,韋小寶早就編出了“合理”的謊言。
反正,在他的世界裡,想騙人很容易。他的話再假,聽的人,也會沒條件地相信。
他的故事是他被刺客俘虜了,刺客讓他帶路去刺殺皇帝。他自然是不肯的,他本想與這些人同歸於盡,但生怕他白死了,不能通知到康熙。
於是,他就帶著這些人在宮裡亂轉,希望被大內侍衛看出破綻。
誰知道路上竟然被慈寧宮宮女(柳燕)抓了進來。結果他才知道原來這些人都是神龍教的人,神龍教的人假扮太后,準備與刺客裡應外合。
誰知道,假太后和假宮女與兩個假太監吵起來了,原來他們假太后是毛文龍一黨,假太監是袁崇煥一黨。他們不知道為什麼有仇。
假太監就打傷了假宮女。
正在這個時候,皇帝就來了。假太后準備破壞假太監的奸計,就不準備讓康熙進去。
結果……後來的事就那樣了。
康熙信了。因為他的密諜早就彙報過神龍島的事。他相信韋小寶是不知道這件事的。
神龍島也似乎和某些明軍殘部有關。毛文龍和袁崇煥的矛盾,可不是不學無術的韋小寶編得出來的。
康熙唯一懷疑的是,韋小寶說想和這些人同歸於盡。他想,韋小寶定是怕死,才拖時間。
對此他也不以為意。對韋小寶,他還是寬容的。太監怕死,不是大毛病。
韋小寶這番話,真的多,假的少。也確實三言兩語,就把康熙給蒙了過去。
最後康熙忽然冷不丁地問:“地上那三個字,你可知道寫的時候。”
他故意在韋小寶最放鬆的時候發問,就是要打韋小寶一個措手不及。好在韋小寶的形象本來就是不學無術,韋小寶只是說:“小玄子,我說了,你可別怪我。”
康熙皺眉,仍說:“你說。”
韋小寶說:“我猜那三個字一定是罵你的。我想著一定是老王八,我就是背後這麼罵海公公的。”他埋伏了這一手,說出來的仍是假話。
康熙嚴肅地說:“以後這件事千萬不許提。這兩個老王八竟然敢罵我,不要被我抓到了。”
他不置可否,權當是預設了韋小寶的說法。其實就是準備誤導韋小寶了。
韋小寶當即說:“不錯,那兩個老王八真該死。”
康熙說的兩個,是指陳程和袁承志。韋小寶說的兩個,自然是指袁承志和毛東珠。陳程這個人還是能處的。
康熙說:“今天你也受了驚嚇,先去休息吧。我也要去休息了。”
他把韋小寶支開,自然是要殺人。殺那位認識漢字的侍衛。
回到寢宮,又聽有人來報,說焚燒掉的慈寧宮廢墟下面,找到一個燒得變形的人,自稱是太后。
康熙聞言,當即炸毛。少不得又殺一批人來封口。至於自稱太后的傢伙,自然也處理得乾乾淨淨。
這位自稱太后的人,自然是真太后了。她被毛東珠囚禁在寢宮裡,只為逼問四十二章經的下落。可當時陳程沒有問這句,就連韋小寶都是不知道的。
誰有知道康熙這麼喪心病狂呢。
事實上,這個太后就是順治的皇后孝惠章皇后。但歷史上,她在宮裡可是沒有話語權的。後宮真正的權柄,在孝莊太皇太后身上。
所以這個太后,在查先生的書裡,擔任的是兩個人的戲份合二為一。
她這一死,連“我孝莊”也從這個時空的舞臺煙消雲散。
韋小寶事後只聽說殺了一些人滅口。只當是那三個字的緣故,怎麼也猜不到“我孝莊”死了。
只有半年後,宋國傳來一句童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