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永徽迷局> 第三十九章 太昊天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九章 太昊天典 (2 / 2)

說著,史元年抬手摸摸自己肩頭的綁帶,那是他與風影爭鬥時,被一劍刺出的傷口。那日他與風影打得不相上下,若非風影踏到一片未鋪牢的破瓦,一腳踩空,他也不能將風影打傷,僥倖逃脫。

阿娜爾看著史元年陰沉的表情,刻意抬手戳了戳他腰部的癢穴,笑道:“你莫要太勉強自己,要我說,咱們也早該脫離那些唐人的管束,做我們自己該做的事了,何不故意丟擲些線索來,讓他們去追查那些唐人,自己狗咬狗一嘴毛,豈不痛快!”

史元年陰險一笑道:“誰說我在服從那唐人的管束?我史元年從未忘記父祖輩與**作戰時遭受的屈辱,那些唐人不過是我建元新突厥路上的墊腳石罷了,只是眼下還不是時候,等我完成我的復仇計劃,讓大唐陷入混亂,我們便一起回到吐谷渾去,我來當新的突厥可汗,你就做我的閼氏。”

史元年說著,撫了撫阿娜爾的臉兒,惹得她嬌嗔嬌笑連連,好一陣方彌散在了雨夜中。

二聖遠在神都洛陽,故而李弘雖被撤去監國之權,長安城中的大小事宜仍接由他負責,這幾日滿城通緝圍捕史元年,李弘需排兵佈陣,終日不得閒暇,回到東宮,往往已是夜半三更,難與紅蓮相見。

是夜小雨,料峭春寒吹走了暮春暖意,方換了春服的東宮守衛立在寒風裡,噴嚏連連。李弘御馬而回,匆匆透過嘉福、崇明、嘉德、崇教四道大門,下馬問迎上前來的女官道:“今日娘子如何?”

“回殿下,一照吩咐準備了娘子喜愛的吃食,進得比昨日略多些。”

紅蓮性情柔婉,李弘總怕她待在東宮會被人欺負,故而每日都要問上一問,今日他又追問一句:“樊寧呢?”

“呃,她才去前殿,便與其他女官爭執,奴婢正不知該如何懲處,還請殿下明示。”

“懲處?”李弘腳步一頓,密密的雨絲落在他金貴的斜紋綢緞衣袍上,俶爾積作小小的水珠,令他整個人看起來疏冷了幾分,“本宮不是與你說了,不必給她派活計,讓她自在玩就是了,怎的還搞出懲處來了?”

那女官將身子躬得極低,誠惶誠恐道:“是……奴婢有過,只是先前殿下也說過,尋常待她,奴婢有些把握不好分寸。”

李弘想了想,此事也確實怪不得那女官,樊寧不比紅蓮,本身就不服管,旁人又哪裡束縛得了她:“罷了,你把她發去紅蓮那裡,不必再拴管著她了。”

紅蓮身份未明,來東宮吃穿度用皆走的外賬,也沒有配宮人,現下要讓這樊寧直接去她那裡,這女官顯然有些為難,但既然是李弘的吩咐,自然有他兜底,女官躬身一應,駐了步,目送著李弘向深宮後院走去。

夜已深了,萬籟俱寂,唯剩簌簌的落雨聲,裝點著這個寒涼的時節,李弘沒有回寢殿,而是去了紅蓮暫住的宜春院。想來她應當已經睡了,但多日未見,實在很是思念,哪怕只能看看她的睡顏亦是好的。

李弘趨步而往,到了宜春院外,只聽得一陣淙淙的琵琶聲,嫻熟且飽含情思,自是出自紅蓮之手。

原來她還沒有睡,聽曲中意,應當也正思念著自己。李弘立在簷下聽了一陣,方推門走了進去。

聽到門響,琵琶聲即刻停了,紅蓮回過身,看到李弘,既驚又喜:“殿下來了!”

“這幾日回來得晚,以為你睡了”,李弘渾身溼漉漉的,沒有往紅蓮身前湊,拉了個草團坐下,溫和笑道,“住在這裡不大習慣罷?園子太小,聽說你也不怎麼出……”

話未說完,紅蓮忽然屈身上前,解了他的衣帶,惹得李弘身子一震,一時失語,卻見紅蓮赧然笑道:“殿下的衣裳都溼了,穿著怕惹風寒,那邊的爐火還沒滅,我拿去給殿下烘一烘。”

李弘訕笑一應,由著紅蓮幫他褪了衣衫,拿去火爐旁烘烤,他略略背過身,竭力控制住神色,生怕紅蓮以為他也是賀蘭敏之那樣的登徒子。

即便尊貴如皇太子,亦只是個凡人,面對自己心愛之人,又哪裡會沒有七情六慾。可紅蓮若想嫁進東宮,提親後還需驗身,若是因為一時不智,而毀了他們一生便不值當了。

紅蓮全然不知李弘的胡思亂想,走回他身側坐下,輕道:“那日殿下曾說,寧兒很像天后,卻不是在外貌,我一直很好奇,又是何處與天后相像呢?”

“眼下不能告訴你”,李弘望著紅蓮的絕色姿容,孩子氣般開玩笑道,“等你嫁進來,見了母后,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簾外是潺潺的雨,李弘輕輕攬著紅蓮,耳鬢廝磨,親密無間,賀蘭敏之縱惡劣至極,卻讓他們再也不逃避己心,終於要邁出最要緊的一步。

正旖旎溫存之際,張順抖抖在院外喚道:“殿下……殿下,那個掌管皇嗣出生記錄的女官找到了,在,在書房候著呢……”

茲事體大,李弘不得不別了紅蓮,隨張順冒雨趕往書房,只見一白頭宮女立在階下等候,而桌案上,則擺著一本造型獨特的小冊子。

李弘方坐定,便焦急問道:“這位女史,看年紀,應當已在宮中服侍多年了罷?這冊子可是你記錄的?”

女史畢恭畢敬回道:“回殿下,奴婢在宮中時日不短,可只管收典,不管記錄。此書乃是張侍衛命奴婢查詢記檔時,在尚宮六局無意發現的。先前奴婢也只是聽聞局中有此書,還加了密,密文取自《太昊天書》,用以記載本朝宮中出生皇嗣的生辰八字、體貌體徵等,但究竟如何解,實在是不知……”

李弘略一頷首,大致翻看了幾下,只見那冊子上寫的雖然都是漢字,卻不知所云,唯有開頭的第一頁上寫著兩首詩句能夠讀懂:

明月照崇山,才子思人還。西境清平東風暖,苦痛不過亡蘭。蒼雲鳥盤桓,萬里孤舟斷。休言世事轉頭空,且放白鹿崖棧。

春雨林旁行來,湖波漆色暗流。大雪微醺分別,老僧對兒珍重。俄而乾坤突轉,裘破寒意闌珊。驚鴻恨無覓處,簾外桃花猶綻。

李弘看罷,一臉茫然,沒想到白紙黑字竟也讀不明澈,這詩究竟是何意思,這書記載中果然有安定之事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