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永徽迷局> 第二章 潑天之冤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章 潑天之冤 (3 / 3)

樊寧尋思了片刻,擺了擺手道:“應當不會。昨日我不是還去過,今日他來門口接我時,確實記得我昨天來時的情景。只是……”

“只是什麼?”薛訥追問著,不放過樊寧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表情、甚至每一次眨眼。

樊寧陷入了沉思,卻也不甚確定,搖頭道:“只是以他的功夫,著實太過厲害了些,甚至在你爹軍營裡那些偏將軍之上。可平日裡我只要稍有怒意,他便跟耗子見了貓一樣……”

薛訥啞然一笑,心想原來不單是自己,竟然旁人也這麼怕這丫頭。如是說來,這守衛長極大機率有詐,這樣便能夠解釋為何現場發現的守衛長的屍體顯示其死在著火之前。只是空口無憑,若要洗清樊寧身上的冤屈,光靠這些還差得太遠了。薛訥定了定神,嘴角漫起了一絲淺淺的笑意,似是想安穩樊寧混亂的心神:“我去東宮,找一趟太子殿下。”

語罷,他轉身便走,被樊寧眼疾手快一把擰住,她自覺下手重了,趕忙鬆了力道,拽著他的襟袖,晃個不住道:“你要去東宮,我怎麼辦?滿街都是我的通緝令,道觀也被封了,師父還不知道哪去了,一旦被抓進了刑部,像我這樣的重刑犯死罪難免,你就忍心見我如此嗎!”

樊寧力道大,薛訥瘦長的身子被她晃得直顫,頭暈眼花什麼也看不真切了,他試圖掙脫她雙手的鉗制未果,只好回道:“我知道了……現在所有證據都對你不利,若是真的被抓到,只怕過不了幾日我就要去西市獨柳下給你收腦袋。你就躲在這慎思園裡罷,我先趕快進宮向太子彙報一下案情,儘快破案洗清你的冤屈,你若還能想起什麼事,無論多細枝末節都告訴我。”

樊寧轉瞬笑得乖巧又諂媚,向薛訥行了個叉手禮算作謝過。看到樊寧的笑臉,薛訥高懸了一夜的心驀地放下,輕笑回應,將院門拉開一條小縫,見四下無人,方快步走了出去。

才轉上慎思園外的大路,便見兩盞六角燈籠迎面而來,薛訥抬頭一看,跟在兩個提燈籠的僕人後大搖大擺走來的不是旁人,正是他的胞弟薛楚玉。

薛家這兩子,雖然都相貌堂堂,但薛訥過於俊秀,薛楚玉卻在俊秀之餘,有幾分其父薛仁貴的風采。加之薛楚玉天資聰穎,文武雙全,頗得薛仁貴疼愛,甚至一度想把爵位傳給他。薛楚玉也的確不負薛仁貴期望,去年在崇文館生的馬球比賽中連中三元,箭術亦不遜於他以武神聞名的父親,年紀輕輕就在京城高官將門子弟中為薛家打響了名號,掙足了面子。即便面上按下不表,府中的下人們也皆知薛仁貴對薛楚玉的器重並非僅僅出於對幼子的溺愛,故而都爭相為其鞍前馬後的效力,倒是對薛訥這個嫡長子有些疏忽怠慢了。

薛楚玉見薛訥一身盛裝,笑著行禮道:“阿兄這麼晚了還要出門?有何貴幹吶?”

薛訥明白自己的行為從尋常來講的確是有些異常,不得不解釋道:“城門局的差事無論早晚,今日宮中有需求,我便得立即趕去。”

薛楚玉呵呵一笑,眸底散發出幾絲不同尋常的光:“夜裡聽坊內的武侯傳令,說與阿兄自幼相熟的那個道士的女徒弟被通緝了,長安城各坊都在全力搜捕,阿兄可知道了?”

薛訥一驚,心想這小子刻意提起這事,必定是想要看他的反應來判斷他是否置身其中,強攝心神,顯得既鎮定又惋惜:“為兄知道了,方才回家路上,看到有武侯張貼畫像,怎麼說呢,一時有些難以接受。”

薛訥從小到大撒謊的經歷幾乎全是為了樊寧,他並不擅長此道,此刻這番消沉惶惑的樣子已經是他演技的極限。薛楚玉盯了他好一陣,方鬆了口氣,回道:“那便好,知道阿兄沒有牽涉其中,楚玉便寬心多了。楚玉知道兄長一向好涉懸案,尋常過家家查一查便算了,此事牽扯甚廣,阿兄可別傻到起了包庇縱容之心,禍及薛府才是啊。”

薛楚玉話未說完,便被薛訥打斷,只見他的神情是從未有過的肅然冷峻,語速依然是低緩的,卻透著決絕:“為兄別的事情皆不如你,但若論斷案不徇私枉法,自然在你之上。若是為兄真有機會接手這個案子,一旦證據指向的確是樊寧所為,為兄定如實上報;但若證據表明不是樊寧所為,為兄縱死亦不會讓她蒙冤……時辰不早了,為兄先行一步。”

說著,薛訥行了個微禮,拂袖而去。薛楚玉滿臉難掩的驚訝,這麼多年來薛訥在家中一向克己,和自己說這麼重的話還是頭一次,他望著薛訥遠走的背影,問一旁的管家劉玉道:“長兄方才是不是生氣了?我說什麼刺激他的話了嗎?”

劉玉笑著拱手回道:“不曾,郎君也是關心大郎罷了,朝廷滿城緝拿要犯,任誰家都會互相提醒。若大郎他果真生氣了,那也只能怪他自己氣量太小。”

“算了,大人不計小人過”,薛楚玉無奈地聳聳肩,“對了,姨娘那裡我還未問晚安,你帶我去吧。”

“郎君請”,說著,兩人一道朝內院走去,消失在公府後院朦朧的夜色裡。

東宮位於太極宮以東,緊鄰平陽郡公府所在的崇仁坊,薛訥出坊門不消一炷香的功夫便來到北邊的玄德門前。下馬出示令牌,與守門將領合符後,兩名禁衛開始對薛訥上上下下搜身。

如今二聖正準備前往東都洛陽,長安城內的軍國大事都送到東宮崇文館處理。此地既是太子讀書和處理政務之所,又是皇族四代以內親屬之子及京城三品以上大員之子的貴族學校,亦是存放宮內秘檔機要之處,禁衛們如此小心並不奇怪。搜完身後,薛訥重整了整衣袖,被帶到一處偏殿等候。

過了約莫兩炷香的時間,一名禁衛走入殿中,將薛訥一路帶至崇文館太子書房,年僅十七歲的李弘正在房中批閱奏摺。身為天皇與武后的長子,李弘生得長眉入鬢,目若秋水,五官疏闊好看如同美玉琢成,俊逸威儀裡帶著幾分少年人的徜徉,在他身側,兩名中書省文官躬身下階,將奏摺一份份呈至他面前。侍衛抱來一個蒲團,置於殿下,讓薛訥就座。薛訥撩開衣裾,跪坐在蒲團上,低頭叩拜。太子李弘未理他,直到批閱完這一摞奏摺之後,才放下沾著硃砂墨的毛筆,揮手示意旁人退下。

待眾人離去,重重關上殿門,李弘開口道:“起來吧,只有你我二人,不必拘禮。漏夜前來,可是有什麼線索了?”

事關斷案,薛訥一改往日的溫吞,急道:“此案大有蹊蹺,兇手絕非樊寧,臣想向殿下請求弘文館別院所在地藍田縣縣令一職,三個月內,可令真兇認罪伏法!”

李弘並不驚訝於薛訥所求,他微微一笑道:“我早料到你會如此說。只是三個月太久,父皇與母后那邊怕是交待不過去,故而樊寧必得落網。”

“殿下,這……”

薛訥剛要申辯,就被李弘抬手製止:“笨嘴拙舌的一個人,才開了一句玩笑,你便按捺不住了?旁人未必知曉你的舊事,本宮可是心知肚明,你與那樊寧自幼相識,算是總角之好罷?本宮看她模樣生得甚是不錯,你老實交代,與她可有私情?”

看著李弘一臉饒有興味包打聽的模樣,薛訥頓感哭笑不得:“人命關天,殿下莫要再玩笑了……何況殿下未曾見過她,又怎知她模樣不錯?”

李弘卻沒有罷手的意思,邊把弄著手上的如意,邊挑眉笑道:“通緝令上畫著呢……不過說真的,若要任命你當藍田縣令,本宮須得將此事考慮進去。當初在長樂坊一案與你相識,本宮便看中你對懸案的執著無私,若你因為私心壞了規矩,本宮豈不負了天下人?男子漢大丈夫有什麼可忸怩的,你只說,對那丫頭到底有意無意?”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