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逸眼睛轉動幾下最終臉上露出笑容:“父親放心,此事我已經有了主意。”如今朝廷形勢頗為複雜,何進與張讓的爭鬥愈加明顯。趙逸是因為官職提升的太快,被何進與張讓忌憚。若是趙逸從此後示敵以弱,再想辦法激化何進與張讓之間的矛盾,屆時雙方爭鬥日趨激烈,趙逸他們就顧及不上了。
因為趙逸的原因,如今朝廷中兩大陣營爭鬥少了不少,趙逸知道這兩人在想著對付自己的辦法,不過雙方不過是暫時的平和,若是觸碰到了彼此的根本利益,他們還是會鬥個雞犬不寧。而趙逸要做的就是在適當的時間挑起兩方陣營的爭鬥。
趙允剛想詢問趙逸有何辦法,這個時候下人進來稟告說,黃門左豐攜聖旨請趙逸進宮議事。趙逸眼睛轉動幾下,如果他沒有猜錯的話,皇帝今日叫他進宮議事,為的應該是西征的事情。
左豐與趙逸打交道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對於彼此都十分熟悉,見到左豐後趙逸客氣了兩句,之後問了左豐一句:“大人,是否孫堅與曹操兩位將軍已率兵來到洛陽?”
左豐讚了一聲:“趙大人果然聰明絕頂,兩位將軍今日剛到洛陽,如今已經到了皇宮,正與陛下商量北宮伯玉的事情。”
趙逸點點頭跟著左豐到皇宮,既然曹操與孫堅帶領兵馬已經來到這裡,那說明趙逸在短期內,就要出征北宮伯玉。
趙依依曹操和孫堅雖然極少見面,但是彼此之間經常有書信來往,也算是比較熟悉的人,前次曹操與孫堅跟隨朱懏征討北宮伯玉,雖然是無功而返,但是朝廷中人也已經看到了這兩個人的能力,自從上次西征回來之後,曹操與孫堅就受到了所屬郡守的看重,經常被委任重職位。
這兩人表面上雖然沒有說什麼,但是心中對趙逸還是非常感激的,今次在朝廷見面,三個人表現的相當熟絡。
漢靈帝見到三個人融洽的樣子,心中很是滿意,將西征事情交到了趙逸等人的手中,如今三州兵馬都已經到達洛陽,邊關局勢緊張,漢靈帝並未給趙逸幾個人過多的時間休養生息,而是下令讓幾個人趕快下去整軍備戰,明日清晨率兵出征。
朱懏、皇甫嵩等名將五次都沒有攻克北宮伯玉,朝內的大臣將全部希望都放在了趙逸的身上,因為趙逸是大漢的戰神,歷經大小諸多戰役,卻未嘗一敗。漢靈帝就是想借著趙逸這風光無兩的勢頭,一舉攻破北宮伯玉,穩定自己的國家。
次日清晨,漢靈帝親自來到西門給趙逸等人踐行,所說的話語與先前激勵朱懏等人的話語一樣,無非就是希望各位將軍兵士奮勇殺敵,他在洛陽等著諸位勝利的捷報。
一番繁瑣的禮節後,隨著趙逸一聲令下,大軍緩緩往西行走而去。
途中趙逸詢問了一下曹操與孫堅:“兩位將軍前次曾隨朱懏大人,進入過西涼兩位對西涼局勢有何看法?”
曹操與孫堅倒是沒有推辭,將自己的看法說了出來,將領之間的談話,很有可能會影響到成千上萬兵士的生命,由不得曹操與孫堅不緊張不謹慎。
曹操輕撫長鬚,苦笑一聲:“趙大人與朱懏大人關係密切,末將等人在西涼發生的事情,大人必定已經從朱大人的口中得知,末將就不多說明了。”說著曹操臉色一正,“我們進入西涼一月有餘,與羌族兵士交戰近五次,雖然說收復了幾個縣城,但是所部兵士也是傷亡慘重。”
造成如此局勢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羌族兵士有城牆等堅固工事,而且有些城池已經連成了片,若是動用兵馬進攻一處,其餘城池就會從背後襲擊官軍,致使官軍功敗垂成,朱懏前面幾次失利,多數是因為這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就更加簡單了,就是因為官軍兵士的戰力不如羌族兵士,這才是根本而且重要的原因。
羌族兵士善使快馬長槍,朱懏兵士與之一接觸,立刻被衝擊的陣勢全亂,前次進攻羌族兵士的時候,曹操就遇到了這種情況,若不是孫堅救援及時的話,那麼曹操極有可能已經被西涼叛軍割去了頭顱。
“聽聞昔日廣寧縣之戰,趙大人就用長槍對付過羌渠所部騎兵,將羌渠所部兵士殺得丟盔卸甲,狼狽逃竄,不知趙大人可有對付羌族兵士的辦法?”曹操躬身詢問了一句。
聽了曹操分析的原因後,趙逸微微一笑:“羌族兵士的快馬長槍確實難以破除,不過本將軍卻是可以試一試。”不就是善於使用長槍麼,若是自己兵士的長槍比他們的長,他們的長槍不就派不上用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