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逸當然理解他們兩個人的心理,他們不過是想抓住幽州精兵。至於自己這個統領兵馬之人麼,他們就會再管了。
沒有了軍隊的趙逸,就好像是失去了牙齒的老虎,充其量只能做個謀士。趙逸心中對兩人的行為很厭惡,但還是笑著擺手:“兩位大人也是想鍛鍊楊秀麼,這點下官能夠理解。下官並未有怪罪兩位大人意思,請兩位大人不要多心。”
聽到趙逸的話,張讓與趙忠臉上露出喜色:“伯來能如此想,我們就放心了。”
接下來張讓與趙忠話音一轉,也詢問趙逸在進攻廣寧縣之時,有沒有接到朝廷旨意。
這兩人的想法與何進完全一樣,趙逸將對何進的說辭,對張讓二人也說了一遍。這二人臉上這才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並且對趙逸保證幽州牧之位一定是趙逸的,他們不會再動手腳。
並且答應在朝堂上幫趙逸陳說聖旨之事。
趙逸在皇宮裡面待了大約有一個時辰,就回到了趙家。有了何進與張讓這朝中兩大黨派相助,明日的朝會雖然還沒有進行,但是趙逸已經想到了自己的結果。
趙逸回朝的訊息,昨夜就已經傳到了朝廷內外,大臣們對此事也是意見不一,有認為趙逸該殺頭的,也有認為趙逸該封賞的。
隨著張讓招呼一聲:“上朝!”朝廷百官徐步走入朝堂。
漢靈帝宣趙逸進入朝堂,並未對趙逸說什麼慶功之類的話語,而是直接詢問趙逸,在進攻廣寧縣的時候,有沒有收到朝廷旨意。
這個問題趙逸已經回答了三遍,這次回答起來更加是輕車熟路,將那日發生的事情再次解釋了一遍。
並且在背後說明了一句話,此時有幽州數萬兵士作證,陛下若是不相信的話,可以派遣朝廷大臣到幽州軍營探查。
趙逸把話都說到了這個地步,朝中大臣都已經趙逸並未說謊。“正所謂不知者不怪,趙大人此舉雖然有些大不敬,但也不知道那信件是假。”何進幫著趙逸解釋了一下。說明趙逸燒燬聖旨是情有可原,請皇帝不要責怪趙逸。
張讓也開口說著:“雖說和談是我提議的,但是如今事情已經成為定局,單論聖旨此事,趙大人並無任何不妥當之處,請陛下明察。”
朝中兩個黨派的首腦都已經做了決定,剩餘的官員立刻順風倒般的說著趙逸非但無罪,而且還該受到朝廷的嘉獎。不少人甚至保舉趙逸為侯爵。
如今朝廷百官都上言說趙逸無罪,提心吊膽的趙允終於撥出一口氣,趙逸的小命是保住了,但是對於官員們提議讓趙逸升任侯爵,趙允卻站出來:“趙逸年紀尚輕,恐怕難當如此大任,請陛下定奪。”
這兩年來趙逸升任官職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由一個小小的縣令竟然坐到了執掌一州兵馬的州牧,實在是不簡單。但是因為趙逸官職升任的太快,使得朝廷內有不少人眼紅。趙逸太過於鋒芒畢露,不夠凝練沉澱。在趙允看來,趙逸需要平穩一段時間。鞏固自己的威信與勢力。
張讓與何進也在上書,請皇帝封趙逸為侯。
趙逸與趙允的觀點差不多,若非羌渠所部進犯幽州。趙逸就會趁著這幾年的時間發展民生與經濟。與羌渠一戰,趙逸並非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多麼厲害只是想借著這次戰鬥的勝利,鼓舞幽州百姓的民心。
做侯爵,不是趙逸想要的。他想要的是幽州的控制權。
見到趙逸都開口了,何進與張讓也沒有再提醒皇帝,也躬身說道:“請皇上定奪。”
漢靈帝最終同意了趙逸的提議,讓趙逸繼續做幽州牧,至於侯爵麼,容後再議。不過卻賞賜趙逸了不少金錢。
待到皇帝將事情說完,何進笑眯眯的看了趙逸一眼,開口提議:“陛下,如今西涼叛軍猖狂無比,官軍派出數路大軍皆無功而返。臣心中倒有一個人選,請皇上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