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進剛才所言飽含深意,趙允略微思索就理解了何進的言外之意,何進想清君側誅殺宦官,此事趙允從何進對張讓等人的言行舉止就可看出b>
真正讓趙允震驚的後半句話,治國平天下,這可是帝王才配說的話語,何進剛才講要教導大皇子劉辯治國平天下。難道何進有意廢除漢靈帝,立大皇子劉辯為皇帝麼?
漢朝歷史上這種廢立皇帝之事有過先例,當年大將軍霍光就曾廢過劉賀,使得劉賀只做了二十幾天皇帝,皇帝未滿月真可謂千古一大笑談。立皇曾孫劉詢為皇帝,這市井出身的劉詢即位後,重農輕賦,大力發展經濟,是一個英明的中興之主。
漢靈帝親信宦官,不問朝政,致使各地紛爭四起,農民起義更是不勝列舉。以大局看來廢立漢靈帝誅殺宦官,對江山社稷並非沒有好處。
不過漢靈帝不是昔日的昌邑王劉賀,他何進也不是當年權傾朝野的霍光。劉賀當時初登帝位實力不穩得罪不起權臣,故而會被霍光輕而易舉的廢掉。但是漢靈帝自幼就身為皇帝,雖然寵信宦官,但是在朝內仍然有一大批忠心的臣子,各地州府也有真心效力的將領。
若是漢靈帝昏庸致使天下離心,那麼黃巾起義之時,就不會有那麼多官軍拼死抵擋黃巾軍了。東漢皇朝只怕早就覆滅。
且不說宮內掌握實權的十常侍,就是那些忠心的臣子,就會使得何進行事頗為棘手。何進升任大將軍還未滿五年,雖然籠絡了一些大臣,但手中卻沒有多少兵力。他手中若有數萬大軍的話,安會請趙逸出兵剪除宦官勢力。
何進若是敢說廢立皇帝這種大逆不道的話語,各地州府兵馬會在極短的時間內進京勤王,淪為眾矢之的的何進就算是有翻天本事,也無法衝破各方官軍的圍堵。
所以明面廢立這種辦法是行不通了。想到趙逸曾對自己說過,何皇后想當太后這句話。趙允就感覺背後涼颼颼的,冷汗已經浸溼了衣衫,他未敢細想何進兄妹二人將如何弒君,心驚膽戰的離開了這裡。
何進用隱晦的話語將計劃告訴趙允,無非就是想讓趙允站好陣營。漢靈帝一死,何進可以立劉辯為皇帝,而身為宦官的十常侍卻是一無所有,失去了漢靈帝這最大依仗的十常侍,屆時怎麼會是何進的對手。
若真的到了那個時候,趙逸這個人才何進更加要緊緊攥在手中。趙逸不僅僅是一個難得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趙逸手中還有數萬精兵,皇權初立時局動盪,手中若沒有掌握精銳兵士,如何震懾州府兵士與那些皇室宗親。且趙逸與冀州牧朱儁、河南尹皇甫嵩交好,又與揚州的孫堅,如今的濟南國相曹操交情不淺,這更加突出了趙逸的重要性。
只要拉攏住趙逸,就等於是拉攏了三個州府的兵馬,與兩個潛力極大的人才,趙逸如今可是寶貝,何進可不容許趙逸有絲毫損傷,故而未等朝廷下令,就傳令揚州孫堅率部支援趙逸。
與何進雄心壯志的組織這件事情不同,趙允卻不想摻和到這件事情中,官場比之戰場兇險不少,讓趙允不得不小心謹慎,他可不想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壓在何進這殺豬戶身上。
趙允正在思索是否給趙逸寫封信,問詢一下幽州形勢,如今幽州形勢不明,趙允心中總是忐忑不安。
就在趙允徐步走出宮門時,迎面就見到一身著幽州官軍服飾的兵士快馬奔來,那兵士撥弄一下背上那被紅布裹住的竹筒,翻身下馬與守衛宮門的兵將說明來意,他有重要軍務需要覲見皇上,請代為通報。
看這人服飾好像是幽州府衙的傳令兵,傳令兵一般都與州牧在一起,方便命令的發放與傳達。此人成知道趙逸如今情況,想到這裡心繫趙逸安危的趙允疾走兩步來到兵士的面前,滿臉關切的詢問“這位小將軍可是幽州官軍?”當日剿滅黑山軍趙逸回京獻捷之時,趙家曾經住過幽州兵士,對幽州官軍的服飾,趙允自然不會認錯,未等這兵士回答,趙允隨即再次問道,“如今廣寧縣行事如何?幽州牧趙逸身體可好?”
這傳令兵士行走上千里路,期間遇到過不少詢問廣寧縣戰事的郡城官員,這是捷報並非敗報,兵士也沒有隱瞞,將廣寧縣城形勢說出,任由他們奔走相告。
但是趙允這一連串的發問與表情,讓這兵士有些詫異,與其他官員那興沖沖一副看熱鬧的樣子不同,他從趙允那真情流露的目光就能看出眼前這人是真心關心廣寧縣形勢。
這兵士雖然不認識趙允,但多少也算有些眼力。身著官服且從宮門走出的趙允,身份必定非同小可,兵士躬身行禮,將目前廣寧形勢和盤托出“前日幽州牧趙大人與匈奴大軍交手,斬敵萬餘人,加之連續幾次交戰,如今城內羌渠所部已經傷亡過半。趙大人的身體很好,大人無需擔心。”見到趙允那放心的神情,這兵士很想問他,與趙逸有什麼關係,卻因為彼此之間身份相差懸殊,這兵士不敢多言。
聽到這話趙允嘴角露出微笑,雙手負於背後滿意離去。見到趙允走遠,這傳令兵士才敢小聲的詢問宮門守兵,剛才與我交談的大人是何人。
得知趙允是趙逸的父親時,這兵士臉上露出懊悔的神情,暗說自己錯過了一個大好的機緣。若是趙允能在趙逸面前提攜自己兩句,那日後自己在軍中的地位還不陡升麼。
得知趙逸非但沒有危險,且誅滅了羌渠所部一萬大軍,趙允心中懸著的大石頭總算是落了下來。回到家中就讓家僕將自己交好的幾位大人請到家中,在這種時候,趙允自然是想幫趙逸一把。想借著這幾位大人的口勸說皇上儘快出兵殲滅羌渠所部。
這幾位大人與趙允私交甚好,且政治觀點相同,對趙逸這個快速成長的後輩也頗為欣賞。如今羌渠所部傷亡慘重,可謂是敗局已定。如無意外此戰勝利後,朝廷成會傳趙逸進京,封他為異性公侯。交好未來的侯爺,他們這些人自然願意做。
朝中大臣在宮內均有自己的眼線,那些宮娥與黃門近侍只要是塞給他們幾個銀子,這些人是什麼秘密都敢往外說,畢竟皇宮內有上萬張嘴,誰知道訊息是誰洩露的。
所以未等漢靈帝召大臣入宮議事,此事就已經傳的沸沸揚揚,那些主張和談的官員產生了分歧。他們之中有嫉妒趙逸,不希望趙逸再立大功,才主張和談的。自然也有一些是怕大戰一起,幽州百姓生靈塗炭,才主張和談的。
如今那思慮百姓的官員聽到這個訊息後,立刻改變了立場,如今官軍與匈奴部落已經不是那種對峙的狀態,敵弱我強,如今已經沒有和談的必要了。他們立刻從主張和談轉變為了主張作戰,將匈奴兵士盡數誅殺,弘揚大漢天威。
此戰若是獲勝,幽州牧趙逸威名遠播,境外夷族若想進攻幽州定會忌憚非常,幽州就可獲得數年的安定。而朝廷正巧可以命令幽州牧趙逸以得勝之師,討伐西涼的北宮伯玉。
北宮伯玉在西涼已經囂張了兩年,官軍數次無功而返。朝內有不少官員早就想看看趙逸與北宮伯玉二人交手哪個更加厲害,而就在朝中官員想要舉薦趙逸為徵西將軍的時候,廣寧縣的事情就發生了。
何進正在宮內與何皇后商議事情聽到宮娥說出這個訊息的時候,何進臉上滿是興奮的笑容,暗說自己果然沒有看錯趙逸,沒有看錯趙逸手下的精兵。竟然連驍勇善戰的匈奴兵士都不是趙逸對手,這更加堅定了他拉攏趙逸的決心”若是有此等人才相助,我們日後行事就容易多了。”說道這裡,何進就覺得有些可惜,上次若是何皇后將女兒嫁給趙逸,他何進又何須在動用手段拉攏趙逸。
何皇后雖然看不慣趙逸的高傲,但是卻不得不承認,趙逸確實是難得一見的將才,黃巾軍、黑山軍與羌渠部落,均不能在趙逸手中走一個回合。若是能得到如同趙逸這樣的人才,對自己行事自然是大有幫助。
“哥哥言之有理,不過趙逸此人桀驁難馴,不是那麼容易掌握的。”何皇后告誡了何進一聲,在何皇后看來趙逸是個治世能臣,但是這種弒君篡位的事情卻不定敢做,若是因為趙逸發生大亂子,那不僅何皇后這幾年的心血付諸東流,而且還要搭上自己這條性命。
“在這種關鍵時刻,任用心智魯鈍之人,比心思活絡之人要放心。”何皇后說出了自己的觀點,魯鈍之人雖然智謀不足,卻重在忠心耿耿。這種弒君篡位之事,所有情況何皇后兄妹二人均已經想到,他們所欠缺的不過是一個手握大軍的將軍震懾群臣,至於能力卓絕的趙逸麼,待到劉辯成了皇帝,對他加以重用就是了。
“收服一個魯鈍之人哪有收服一個如同趙逸這般優秀的人才有成就感。”何進並未同意何皇后的觀點,“少年得志難免有些意氣風發,真所謂年少輕狂麼。”說到這裡的時候何進臉上露出陰沉的笑容,“不過我已經想到了折趙逸傲氣的辦法。”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籤"記錄本次()的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浴火重生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