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工商業的舶來品也不是金科玉律,頂多能起個參照作用。”
“最後,我再強調一句,我不希望在前沿看到一些陋習。”
“現在國內是有一些公司看起來不錯,搞得像是有聲有色的,但他們都有一個通病,不會平衡利益誘惑與人文之間的點;
有些陋習被堂而皇之的冠以潛規則的名義,像是什麼請個假崗位沒了,懷孕排隊,結婚集體,搞什麼諢號這個那個的……多少沾點西方資本家血統。”
最後,方年認真道:“前沿是中國的公司,享受的是中國崛起的紅利。”
“別產品上始終走在人文和科技的十字路口,公司內部就搞利益至上,壓榨法則,沒必要;公司做大了,錢是掙不完的。”
方年經常自嘲的講說自己是資本家。
但比那些嘴上說著雞湯的大老闆來說,他可太不資本家了。
在思想深度上就不在一個層次。
方年始終清楚,自己能有今天的根本來源於什麼。
就算是當康系,也不過是方年的一個工具,他甚至都沒參與創立。
前沿與當康在創立目的上就不一樣。
一個奔著合理掙錢,一個奔著理想。
所以當康上面有個母公司,註冊在開曼群島。
而前沿沒有,無論是總公司還是那一溜子公司,都只在中國註冊。
最後……
恰好臨近三季度末,方年也問了嘴營收情況。
出乎意料的好。
已經超過了去年的營收,截至目前的三季度未經最終核算的營收是760多億。
在被全面針對還有這樣的成績,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不過相應的支出也遠超以往。
去年全年支援才673億,今年至今的支出是1024億。
倒也有不少成果,起碼白澤半導體的一二期幾乎全部產線進入試投產階段,三四期開始了基建計劃。
另一個相關訊息是:
蘋果的iPhone5S十分難產,原先早被曝光的諜照全部不作數,原定於北京時間9月10號的釋出會已經延期了近二十天。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1品牌的‘?’概念機過於領先,以至於蘋果不得不調整戰略。
如果說去年的小米M2還只是一點點領先,那麼今年的?是在整機工業設計理念上一定程度上顛覆了現有的智慧機體系。
愈是深入研究,全球的手機廠商就愈是明白,這是在沒有更進一步的基礎科技超級大跨越前提下的未來方向。
而相應的是,1手機的銷量堪稱逆天級,透過跟運營商的有限合作,借用它們的渠道下沉到農村,銷量已經過5000萬了,貢獻了不少營收。
利潤吧……怎麼說呢,也不能說沒有,就是很少,總共還不到預定的9元,只有3億多。
那可是兩百多億的營收啊,差不多接近1%的利潤了……
至於其它相關訊息其實也很多。
像是英特爾、微軟、AMD、英偉達、arm、蘋果、高通等一系列公司的聯合針對。
以及白頭鷹那死不悔改的各類名單。
甚至傳聞,奧老闆有計劃編排出一個新的名義來專門針對前沿,不過都只是放風,最終還是沒有下文。
然而,這於前沿而言,已經不值得拿出來重點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