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年甚至有閒心想,最後一頁是不是謝謝大家?
“在這次內測中,我們發現了‘女媧’系統的許多不足之處,也驗證了‘女媧’的優秀;
在這次融資之前,我跟方總就‘女媧’未來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包括但不限於將‘女媧’有限開放,加速發展;
的確,至今為止,我們自主研發的手機作業系統並不能安裝任何市面上已有的軟體,但我們已經開始了自行建造;
……”
這次,雷軍講的時間稍微被拉長了一些些。
連第二頁PPT都講完了。
主要是向在座的投資人全面介紹‘女媧’的發展情況,未來方向,商業價值。
包括一些小細節。
還是戴強先開口:“早就聽聞方總目光卓絕,不過按照雷總的說法,‘女媧’的靈魂設計師是方總?”
“確實是這樣。”雷軍微笑道,“方總改變了我創立小米的初衷。”
“……”
林林總總的問題,又是十幾分鍾過去。
投資人的角度確實很刁鑽。
比針對當康遊戲時要刁鑽許多倍。
究其原因,只有一個,不信任國產,尤其是不信任國產自主研發的可靠性。
舉個例子。
如果小米按照原來的發展軌跡,直接基於安卓深度定製UI。
這次融資面對的問題不會有這麼多。
而且這還不是說大家認同了方年提出來的2億美元估值。
現在只是正常融資流程罷了。
說完了‘女媧’的下一步發展與商業計劃後,雷軍鄭重其辭道。
“早在開發‘女媧’之前,我跟方總就已經探討過小米未來的主要發展模式;
首先,小米的發展方向是網際網路企業;
依託於‘女媧’作業系統為核心,進軍智慧手機制造領域,製作出令使用者心動的國產手機產品。”
“從‘女媧’釋出開始,小米就遵循網際網路企業發展,依託網際網路與使用者建立垂直聯絡;
這種模式將會複製到手機的製作、發行、銷售上。”
“……”
這次,在座的投資人幾乎都沒怎麼開口。
雷軍也基本講完了小米的未來部分藍圖,包括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包括核心商業模式。
這次最先開口的是過宏:“雷總,你所說的依託於網際網路建立垂直聯絡,是不是類似於電商模式?”
“對。”
“……”
“先系統、再軟體、後硬體,這個商業計劃流程我是很認同的,但也有些疑惑點……
既然是網際網路企業,如何確定做出來的手機足夠優秀;
尤其是目前國產手機整體均價不足700元……”
“……”
“是,我們都知道美利堅的蘋果又釋出了一款劃時代的智慧手機產品,但小米的起步有些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