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秋荷端起茶杯一口喝完:“我好像全明白了。”
“行吧,你說說她做了什麼?”
方年簡單的概括道:“前天午後,她特地請了半天假忽然跑來複旦見我,知道嗎,用跑的,用跑的哦~”
“因為她的到來,我意識到我跟她可以談戀愛了,所以才能高興地去整理出規劃。”
關秋荷知道方年跟陸薇語之前有一點小糾結,現在聽方年高興的說著,嘴上道:“羨慕,還感覺有點心塞。”
“誇讚的話說不出來了……”
…………
站在一百多米高空的落地窗前,方年端著茶杯俯瞰陸家嘴。
天寒地凍,繁忙依舊。
浦江有輪渡穿梭。
公路上有車流穿梭。
幾處大工地都在加緊施工。
方年做了個手勢,問一旁的關秋荷:“荷姐,站在這裡俯瞰下面時,你會想什麼?”
關秋荷回答道:“有時候什麼都不想,有時候想法比較膨脹,什麼都有吧,不過看多了也就那樣了。”
方年嘆了口氣:“我是第一次站在這裡,只覺得不夠高。”
“昨天在復旦圖書館看書,順便想公司事情的時候,就覺得不夠高,現在依舊這麼覺得。”
關秋荷聽得懂方年話語裡的意思,方年是說‘貪好玩’不夠高。
“跟你想要說的未來規劃有什麼關係?”
方年看向關秋荷,道:“有關係的,我在想一家公司要想站得更高,應該怎麼做,不可能光是搗亂,不說別的,逼急了狗都跳牆,更別說資本。”
“也得感謝復旦圖書館,什麼都有,剛好就看到了一篇哲學文章,叫做共贏理念的哲學建構。”①
“這篇文章中心思想是共贏理念、博弈論等。”
頓了頓,方年接著說了下去:“看到這篇文章,再加上過去十幾天對認知哲學的研習,以及這差不多半年的哲學基礎學習,我歸納認知到一些以前從來沒有涉及過的領域。
你知道的,以前我對於資訊的獲取和判斷都來源於新聞,看起來好像了不起,其實也就那樣。
也不是說現在我就不一樣了。
應該說,現在我對哲學有些許瞭解,這門學科對現在的我來說,會帶來一種觀念上的包容與更新。”
聽著方年說這些理念上的東西,關秋荷並沒有覺得枯燥無味,而是陷入了思考,沉吟著說道:“你的意思是說,公司未來的方向應該嘗試去走共贏路線。”
方年點點頭:“是的,共贏這個詞提了很多很多年,很多人都在說,我想,一家企業如果想走得更高,應該抱著共贏心態。”
接著方年做了個手勢,有些感慨的道:“不過很遺憾,我現在只懂一點皮毛。”
“一點皮毛?”關秋荷攤開手:“行,我能說什麼,方總的一點皮毛,公司的一大步?”
她感受到了某些層面的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