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陪對方聊天,顯然會讓自己無聊,於是回覆。
“我還在上課,沒別的事的話,等有空再說。”
鄒萱明顯愣住了。
接著回答了一串符號。
亂七八糟的,方年也看不懂,想也知道是表示生氣。
在方年記憶中,從頭到尾,他一直很照顧鄒萱的感受。
大約等同於備胎級舔狗。
當然,在方年的記憶中,更願意稱之為:深情。
最終鄒萱還是說出了她的目的。
“你中午能來找我一下嗎?”
方年:“有什麼事情嗎?”
鄒萱:“哥!”
“沒事情就不能來看看我?以前你不是這樣的!”
“你們高三有個人想追我,暑假都一直在糾纏,我說喊我哥來處理……”
簡短的訊息中,方年看出很多資訊。
暑假裡方年沒收到過鄒萱發過來的訊息,但鄒萱卻跟某位高三男生糾纏了一個暑假。
顯而易見的,在鄒萱眼裡,方年並沒有字裡行間的重要性。
稍加思索,方年最終答應下來:“行,第四節課下課後我來找你,你們的教室換了嗎?”
鄒萱:“換了,在4樓右邊。”
方年的想法很簡單,將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一股腦處理完。
直接面對,將是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式。
他跟這位叫做鄒萱的姑娘之間的事情很簡單。
無非是所謂的一見鍾情。
差不多是去年的這兩天,高一新生軍訓之前,方年無意中路過原先182班的教室。
當時坐在二組二號的鄒萱正好面向走廊側的窗戶,於是就這樣簡單直接的見色起意。
很快方年就加了鄒萱的QQ好友,接下來的事情發展完全不出乎意料。
鄒萱沒看上他。
關係就成了哥哥妹妹。
曾經方年挺滿意。
這一年的發展,到現在,關係還是可以稱得上很熟絡。
至於方年認為的深情也很簡單。
即便曾經聽說鄒萱搞了物件,包括後來高二讀完就退學,方年依舊沒放棄那種當時他自認為是被窩般的溫暖關懷。
09年那時候方年還不懂得話費套餐一說。
隔著城市天天打,夜夜談,電話費經常每月兩三百。
只不過那時的方年不很明白喜歡不能光靠嘴說。
得做。
後來隨著進入社會工作愈發勞累,以及年長,聯絡便逐漸淡去直到最後成為彼此生命裡的過客。
若是再晚幾年的話,會很適用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