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失最小,但比較消耗時間。
在茶杯那種情況下,為了防止遭到恐怖分子二次襲擊,只能採取這種辦法速戰速決。
連續兩次押運,將最緊急的機械全都運送過來,並未耽誤工地執行。
不再運輸之後,臨時營地也並沒有拆除,在王鎮的要求下反而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固。
將臨時營地內的堡壘數量翻了一番的同時,改造成了半永久堡壘。
40多個堡壘屹立在公路附近,在這裡駐紮了200人。
並且裝備上了105毫米無後坐力炮和大量的M72,其中一部分還是M72E8這種密閉空間發射型。
除此之外,還有3套AT3反坦克導彈。
距離拉馬迪60公里外的這個營地,讓哈蒂卜·哈菲茲有些不爽。
派出了1000人的部隊,帶著坦克和裝甲車發起了一次進攻。
但後果嘛……一言難盡。
理論上M1A1的主炮有效射程在2.5公里,但在恐怖分子手中,不到1000米範圍內,都不要想什麼命中。
在戈壁灘上,沒什麼視線遮蔽的情況下,接近1000米之後,立刻就遭到了民兵這邊的AT3的打擊。
當場一輛坦克就被集中火力的AT3擊毀。
害怕損失的恐怖分子只能讓坦克在兩公里以外進行炮擊嘗試,又再次派遣裝甲車和步兵進行推進。
結果再次遭到105無後坐力炮的兇猛打擊,四輛裝甲車當場被擊毀,不得不再次狼狽撤了回來。
面對這種堡壘群,哪怕是反坦克導彈,在面對堡壘外圍的沙袋效果也大打折扣,最好的辦法就是用直升機從空中進行打擊,或者是炮群轟炸。
可顯然這是恐怖分子所不具備的。
哈蒂卜·哈菲茲也不想承受過大的損失,便只能悻悻作罷。
……
這次在希特的衝突過後,哈蒂卜·哈菲茲就偃旗息鼓了,王鎮也沒再挑釁。
這邊安靜的開始河道梳理工程,另一邊哈蒂卜·哈菲茲也在對拜爾瓦奈進行封鎖。
很多事情,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要封鎖運送往拜爾瓦奈的物資,公路好說,拉馬迪到拜爾瓦奈中間這一段因為斷河緣故,人都被王鎮拉走了,哈蒂卜·哈菲茲直接設卡不讓車輛通行就好了。
可鐵路怎麼辦?
……
“近期,我方民主和平黨與佔領拉馬迪的恐怖分子團伙約拿清真寺一方發生多次衝突……”
大市場,早上開始營業之前,大喇叭就嗷嗷地開始播放起來。
“敵我雙方矛盾不可調和,我方也絕對不會向恐怖分子妥協,在這裡通知大家近期在貨物運輸方面小心,根據我方估算,哈蒂卜·哈菲茲很可能會對通往拜爾瓦奈的交通線路進行封鎖……建議大家更換一下貨運路線,走東線的鐵路,繞道基爾庫克。”
訊息用大喇叭放了十遍,確保每一個都聽明白了這才關閉。
這訊息一出,整個大市場就亂了起來,服務員要通知老闆,一些老闆也開始互相打聽情況,想辦法進行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