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菜咯!”
隨著黃曉明的聲音落下,象牙山六人組端著托盤,從前廳魚貫而出。
此刻他們的身份從幫廚變成了服務員,傳菜生。
東北人大都是自來熟的性格,他們都是從撂地幹起來二人轉演員,什麼都幹過,待人接物也都是一套一套的。
上菜的時候,他們嘴裡都沒停過,熱情的給老人們介紹著菜品,聊著天。
在一個東北大娘的邀請下,楊樹林甚至還現場來了一段二人轉。
楊樹林從小就在紅白事兒的場合接活兒,知道怎麼哄老人開心,絲毫不怯場。
在他們熱情的感染下,現場的歡聲笑語也多了起來,氣氛逐漸熱鬧。
不過當老人們開始動筷子,嚐到了菜後,說笑聲就弱了不少。
所有人都開始專注於面前的美味,併為之驚豔。
“恁嚐嚐這個燒肉,可帶勁,俺都能嚼動。”
“這是啥子臘肉片片兒哦!底下嘞個瓜好雞兒甜!軟得要命,沒得牙也咬得動。”
“這是皮凍還是啥?瞅著真漂亮啊!透亮透亮的,這是咋研究的呢?擱嘴裡就得勁兒。”
“來,鄉黨,給你夾個蹄筋,這個蹄筋滷得好,柔柔的,黏糊糊的,美滴很!”
餐桌上,老人們互相招呼著,吃得興高采烈。
後廚,李逸則忙得飛起。
他站在灶臺前,面前並排放著兩口炒鍋,下方火焰升騰。
熱菜第一輪是四道炒菜,第一道就是【酥香回鍋肉】。
八道冷盤雖然滋味都不錯,但終究都是冷食,無法給腸胃溫熱的體驗。
作為十六道熱菜的開門第一道,一定要炒出鑊氣,用火力逼出食材的極致滋味,瞬間開啟食客的胃口和食慾才行。
但要想有鍋氣,就得保證上菜的時間必須要短。
路邊攤的食物之所以鑊氣比大飯店更明顯,就是因為上菜距離短,出鍋就吃,溫度未散。
但此刻外面有十桌客人在等著吃,李逸既不能讓食客等得太久,又不能為了追求同時上菜,讓出鍋的菜放在廚房等候,導致鑊氣消散。
所以,他就必須要用盡可能短的時間來炒製出足夠多的菜來,才能保證供應。
於是,在王罡驚愕的注視下,李逸表演了一手雙手顛鍋的絕技。
兩手各自抓著一口炒鍋,他手腕翻動,肉片就彷彿穿花蝴蝶一般上下飛舞了起來。
他的雙手穩定,顛起的肉片也維持著相同的高度。
但當他在觀察到兩邊鍋中肉片成熟程度有細微不同的時候,就開始調整速度和頻率,來讓成熟速度慢的肉片翻飛的速度變慢,讓它們和鍋底高溫區域接觸的時間更長,來加快成熟速度。
而在做這些的時候,另一口鍋裡的肉片依然在維持著翻飛。
這一幕看得王罡眼睛都快瞪出來了,表情幾乎可以完美演繹目瞪口呆。
兩手同時顛鍋,他也勉強能做到,但只是勉強,擺擺樣子。
可李逸卻已經可以做到真正的一心二用,同時控制兩口鍋中食材的火候,並且還能根據實際情況實時調整。
之前李逸炒【酥香回鍋肉】的時候,王罡就已經看得心神震撼了。
但在看到李逸的這招雙手顛鍋後,王罡才知道,原來李逸之前展現的那手炒功,居然還屬於低難度!
“出菜!”
很快,李逸炒完了兩份【酥香回鍋肉】,就馬上盛了出來。
頭也不回,他馬上換了兩口新鍋,就繼續炒了起來。
胡伶把兩口鍋拿去了水池那邊清洗,王罡則端起菜來,小跑著送到了傳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