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李逸的解釋,直播間觀眾備受打擊。
“啊?所以屬龍的其實是屬鱷魚?”
“我以為我是鑄星龍王,其實我是荒漠屠夫?”
“還是神龍霸氣,鱷魚也太土了。”
“華夏的鱷魚都是揚子鱷,還挺可愛的。”
觀眾議論之時,李逸的鱖魚已經炸好第一道了。
松鼠鱖魚需要炸兩道,但為了保證熱菜出鍋,所以李逸只炸了一道,做了個預處理。
熱菜廚房這個專案,自然是需要保證菜品溫度的。
而且鑊氣本就是華夏中餐的特點,吃的就是個熱乎勁兒。
所以炸完一道後,李逸就把鱖魚放到了一旁,等待會兒該上菜的時候,再進行復炸。
也是為了保證出菜鑊氣,生肖牛的【蔥爆牛柳】,生肖兔的【自貢鮮椒兔】,生肖馬的【香煎燻馬腸】,和生肖蛇的【響油鱔糊】,都得放在後半程做了。
按理說,生肖蛇的菜,應該做蛇羹或者蛇菜的。
在南方地區,吃蛇還是比較常見的。
不過考慮到世界賽評委的接受程度,李逸最終還是選擇了做【響油鱔糊】。
鱔魚和蛇體型相近,而且這道菜本身也有個【金蛇獻瑞】的別名,用來當做生肖蛇菜也恰好合適。
這些菜都是功夫菜,出菜很快。
但除了這些菜之外,其他的菜都挺費功夫的。
幫廚在一旁將豬肘焯好了水,逸就著鍋中熱油,把豬肘炸得外皮金黃焦脆,才撈出放進了冰水中。
在冰水中浸泡半個小時後,這隻豬肘的表皮就會吸滿水分,隆起充滿氣泡的條紋。
這種狀態叫做虎皮,是中餐中很常見的一種加工方式。
而這道【虎皮肘子】,也就是李逸為生肖虎安排的菜品了。
無論是華夏還是世界各地,老虎都是瀕危保護動物,不能吃。
但就算能吃,李逸也不會做虎肉菜。
食肉動物的肉腥臊味尤其重,很難做得好吃,除非下大功夫收拾。
與其吃力不討好,倒不如做虎皮菜,事半功倍。
生肖龍菜李逸準備的是【蟠龍獻福】,也就是蟠龍菜,看過中餐廳的觀眾都見過。
一開始李逸打算做【烏龍吐珠】,可還是因為考慮到接受度的問題,才換成了蟠龍菜。
海參對於華夏人來說是海八珍,無上珍品。
可對於外國人而言,卻是口感很奇怪的食材,很難接受。
寶劍送英雄,紅粉贈佳人。
對於不懂茶的人來說,幾十萬一兩的大紅袍,也就是樹葉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