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忙活起來的大廚們,郝力保來到李逸近前,站在他身旁笑道:“你這考核專案設計得挺好,很有針對性,我得偷學一下。”
李逸笑了笑:“還不全面,你再拓展一下。”
“已經很全面了。”
郝力保看著一個個緊張的大廚,感嘆:“只不過,六個小時的考核時間是不是有點少?我擔心他們完成不了所有專案。”
“本來就沒指望他們全部完成。”
李逸不以為意:“不管是團隊賽,還是個人賽,都需要突出的個人能力。
限制考核時間,就是要他們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有優勢的專案上,順便看看他們的抗壓能力。”
郝力保聞言,感慨的看了他一眼,笑道:“你是個天生當老闆的料。”
“誒?怎麼還罵人呢?”
李逸開了句玩笑,隨即和他相視一笑,就邁步在各個灶臺前轉悠了起來。
雖然是選拔,但郝力保和李逸都沒搞得特別嚴格。
在旁觀的途中,看到有需要調整或者可以提升的地方,他們也都會主動提出,來幫大廚提高效率,提升出品品質。
“伱要做蜜汁火方?那為什麼不先蒸?琵琶腿是處理過的,要先蒸熟讓它恢復原來的肌肉紋理形狀,不然待會兒做的時候會收縮變形的,先蒸再煮,退鹽效果會更好,洗要用鹼水洗,別忘了。”
“做酸梅醬啊?這個可以,你不是粵菜廚師吧?怪不得,酸梅醬是要加姜蒜米的,這是順德做法,姜蒜比例控制在酸梅量的十分之一就好,記住先爆香。”
被李逸指點到的大廚,無一不像是醍醐灌頂一般,面露恍然之色,感激不已。
李逸提點他們的這些技巧都是很實用的,哪怕是考核不透過,他們回去以後,也是受益無窮的。
一時間,在場所有大廚都對李逸的廚藝水平心服口服了,沒人再敢有半點輕視之心。
看著李逸在各個灶臺間轉悠,他們一個個都不時抬頭期盼的觀望,想引起李逸的注意,好混幾句指點,提升一下廚藝。
忙碌的時間總是過得飛快,六個小時一閃而逝,第二輪選拔也隨之結束。
在逐一稽核品鑑了大廚們的作品後,李逸要求各個大廚對作品進行保鮮處理,等到明天上午再根據保鮮效果進行最後打分。
經過了一晚的焦急等候,第二天中午,李逸和郝力保檢查了各個大廚作品的保鮮效果後,最終選出了18位大廚,進入了此次的參賽隊伍。
入選的大廚欣喜若狂,落選的大廚們則是懊惱不已,只覺像是錯過了大獎。
這種烹飪界最頂級賽事,哪怕只是參加,都是能漲身價的。
不過規則就是如此,他們實力不濟,也只能老實認輸。
不過入選只是第一步,接下來18位大廚還要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專項培訓才行。
畢竟這終究是一場比賽,最終目的是獲獎,所以還是需要一定的策略的。
這兩個月的專項訓練,是將八個考核專案拓展成八個方面的專項技能,來進行反覆訓練。
這些訓練計劃都是李逸根據御膳房練功的套路改的,針對性比較強,不過效果也確實很好,就連李逸自己都受益匪淺。
只是有了訓練計劃後,訓練場地的設定卻有了問題。
馬上9月份開學後,李逸就得去金陵林大授課了。
那裡同樣需要他,他也實在走不開。
雖然專業課可以調整成隔一天上一次,但在金陵和京城兩地來回也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