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肉餡的技術含量並不算高,只用到了最基本的調餡技巧罷了。
李逸教的畢竟是擺攤的小吃,成本不能太高,也用不到太高階的食材。
不過對於現場攤主和直播間觀眾而言,這個通用肉餡的拌法卻是含金量十足。
術業有專攻,雖然在場攤主都是做餐飲行業的,但基本上都是專精幾樣小吃罷了。
對於自己會做的小吃之外的小吃和菜餚,大部分攤主也都是門外漢的水平。
至於直播間觀眾,那就更是小白遍地了。
對於廚房小白和餐飲從業者來說,李逸教的這份通用肉餡,用處就很大了。
餐飲從業者學會了一個靠譜的肉餡配方,說不定可以用在自己賣的小吃裡。
比如往雞蛋灌餅里加點肉餡兒,做成肉餡兒風味。
退一步講,哪怕不用來賣,自家包餃子的時候也能用得著。
而廚房小白學會了這道肉餡兒,用處就更大了。
起碼一般家庭裡常吃的餃子,包子,廚房小白都可以試著自己做了。
畢竟肉餡兒類的小吃是最容易有貓膩的,商家為了降低成本,包點淋巴肉,進去,一般人也吃不出來。
如果能在家自己做,吃起來也會更放心一些。
將肉餡拌好後,李逸就拿出了一盤餛飩皮,放在了一旁。
“這些餛飩皮都是從店裡買來的現成品,你們如果自己和麵也可以,看你們自己。”
一邊說著,李逸一邊拿過了盤子裡蒸熟的鹹蛋黃,依舊用刀碾碎。
挖出一團肉餡,放在盤子裡後,他切了些小蔥的蔥綠蓋在了肉餡上,然後往上淋了些熱油。
“蔥最好不要拌進肉餡兒裡,不然會捂出蔥臭味,最好是鋪在肉餡上面,用的時候再挖。”
說完,他就把碾碎的鹹蛋黃剷起,放在了肉餡的旁邊。
“在包的時候,先挖一勺鹹蛋黃抹在下面,再往上蓋肉餡兒,這樣煮熟以後,透過餛飩皮就能看到金黃色的鹹蛋黃,看上去更美觀。”
李逸用慢動作包了幾個,隨後就把位置讓給了趙金麥她們:“包就沒什麼可講的了,接下來咱們做湯圓。”
看到臺上李逸絲毫不拖泥帶水的講解,後方的閆秘書忍不住問:“他教這麼快,這些攤主能記住嗎?”
“有影片,可以回去看。”
王副局長衝一個個認真無比的攤主抬了抬下巴,示意:“李逸說了,教是一起教,但具體做什麼,還要看他們自己怎麼選。”
“這樣還挺合理的。”
閆秘書點了點頭,隨即嘟囔:“鹹蛋黃包餛飩,能好吃嗎?”
案臺後方,李逸拿過了一袋糯米粉,用刀劃開袋口,倒進了盆裡。
隨後,他挖出了一團肉餡,放在碗裡,又取了蒸熟的鹹蛋黃過來,擺在了面前示意:“咱們的【鹹蛋黃鮮肉湯圓】,用的料就是這些了。”
攝影師很敬業,每次李逸展示食材原料的時候,都會上前來拍攝特寫。
在看到案臺上擺放著的食材,直播間裡卻滿是“?”。
“是真的要用肉來做湯圓嗎?”
“不是,鹹蛋黃還好一點,湯圓裡放肉,我真的第一次見。”
“這比鹹粽子還難接受啊!真的想象不到是什麼味道。”
“這是哪裡的吃法?肉餡湯圓我聽都沒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