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 第四百九十一章:【玉麟香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九十一章:【玉麟香腰】 (1 / 2)

李逸沒想太多,洗完魚翅後,就把剩下的雞湯交給了小郭。

小郭家裡養了只貓,這些雞湯可以帶回去拌貓糧。

把洗好的魚翅和剛剛飛好水的雞塊和豬肘一起放回瓦缽裡,又把蒸箱裡蒸發的乾貝連湯一起也倒進瓦缽裡。

隨後,李逸往裡倒了小半瓶花雕,將清水填至九分滿,調好了鹽口,就放到了灶臺上。

用旺火燒開後,他就將瓦缽換到了小灶上,用微火燉了起來。

接下來的四個小時裡,微火會用溫度一點點將魚翅煮到軟爛、濃香、柔軟。

在古代,這個過程是最熬人的,因為要時刻保持微火,避免煮沸,就得靠人盯著,四個小時裡都不能離開人。

但現代的燃氣灶解決了這個問題,大大節省了人力。

因此,將瓦缽放到小灶上後,李逸就開始著手製作起了下一道菜。

帶著小張三人,李逸去到儲藏室內,取了一堆食材出來。

沈涵也跟在後方,李逸每取出一樣,他都在清單上打個記號。

看著李逸取出的食材,沈涵忍不住感嘆:“為了買這些東西,我把我十幾年不用的前女友都聯絡到了。”

“是嗎?”

李逸笑問:“是哪兒的?浙省還是桂省?”

“浙省。”

沈涵笑著解釋了句。

“哦。”

李逸笑著打趣:“那我待會兒多放點香菇。”

在採購清單裡,李逸特意要求,要買慶元的香菇。

慶元是浙省LS市的一個縣,也是人工栽培香菇技術的發祥地。

當地栽培香菇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生於建炎四年的一位名叫吳三公的當地農民之手。

據說吳三公年輕時在採集野生菌蕈的過程中,發現倒下的闊葉樹皮層被刀斧砍傷的地方會出香菇。

於是,他就在山裡搭棚建寮砍樹試驗,最終總結出了砍花制菇的技術,傳授給了當地鄉親,他也因此被後人尊為了“菇神”。

這一過程被記錄在了宋代嘉定元年的《龍泉縣誌》裡,裡面還記載了一種驚蕈術,是透過敲擊震動菇木,讓菌絲髮育良好,但卻不出菇的菇木出菇的方法。

這種方法一直沿用了數百年,到現代也還在用。

甚至在霓虹國的江戶時代,還傳到了霓虹國,被當地學者寫成了一本《驚蕈錄》,成為了當地菇農的增收寶典。

而在慶元當地,香菇栽培也成了八百多年以來,當地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

幾百年裡,當地的香菇也一直作為貢品,被皇室享用。

李逸在御膳房裡用的香菇,就是慶元的香菇。

因此,李逸才特意要求沈涵從慶元買來了這種香菇。

除了香菇之外,李逸還讓他從桂省荔浦買了當地的芋頭和荸薺。

荔浦產的這兩樣食材,品質也是冠絕全國的。

“別忘了我們綏寧的玉蘭片。”

沈涵拿起了架子上的一包玉蘭片,衝李逸提醒。

“忘不了,昨天就泡上了。”

李逸拿過了架子上的一個小盆,裡面是滿滿一盆泡發好的玉蘭片。

將食材都拿好後,李逸就回到了灶臺前。

灶臺隔壁,董海強已經開始處理臘肉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