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師傅拍攝著李逸熬黃油的特寫,一邊擦了擦額頭的汗。
他聽著李逸從燒餅扯到唐僧,也是聽出了一腦門的汗。
做個燒餅,怎麼還做出西遊記了?
直播間裡也是彈幕紛飛,觀眾們都在調侃。
“救命!我只是想吃個燒餅而已。”
“真的假的啊?怎麼做個燒餅,又是醍醐,又是唐三藏的?”
“我懂了!逸哥這是要打造系列IP,西遊記主題的燒餅!”
“哈哈!不講講故事,燒餅怎麼能賣出高價?”
看到觀眾調侃的彈幕,李逸笑著解釋:“我還真不是為了賣高價,亂講故事。
我做的這種千層燒餅,起源傳說的確和玄奘法師有關。
據說這種千層燒餅的出現,就是當年玄奘法師從西域取經歸來,在大慈恩寺翻譯經文。
在他翻譯達到千卷的時候,當時的唐高宗李治下令讓御膳房專門用象徵著無上智慧的醍醐製作了這道千層餅,賞賜給了玄奘,以表彰他的功績。
所以我才用黃油來做這道千層燒餅的。”
聽到李逸的解釋,觀眾們這才恍然大悟。
“所以真的和玄奘法師有關係啊?”
“所以沒我孫大聖的事兒了?”
“玄奘法師是和尚吧?如果醍醐是從牛奶裡提取的,那是不是算開葷了?”
“醍醐應該不算開葷吧?我記得喝牛奶不算破戒,但吃雞蛋算破戒。”
這個問題也引起了綿羊的好奇,她開口問:“逸哥,玄奘法師能吃醍醐嗎?不會破戒嗎?”
“皇帝只是賞賜給他而已,並沒有說他一定要吃啊?”
李逸笑著解釋:“而且牛奶和奶製品,出家人是可以適量飲用的。
《維摩詰經》裡記載過一個故事,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悟道的時候,又飢又渴,一個牧羊人路過,給他餵了一些牛奶和羊奶粥,才讓他堅持了下來,最終修成正果。
奶不屬於腥,所以一般出家人是可以適量飲用的,但它有與牛子奪食之怨,所以持大戒的出家人一般是不喝的。
不過如果有意外情況,比如太過飢餓,或者他人供奉,賞賜的時候,也是可以喝一點的。
在玄奘法師當時那種情況裡,他傳經歸來,翻譯上千卷經書,屬於是功德無量的傳法之舉。
而且醍醐又象徵著無上智慧,又是皇帝賞賜的,這是一種功德加身的榮耀。
他如果吃點醍醐,是絕對沒問題的。”
聽著他的解釋,綿羊笑問:“那我吃了這個千層燒餅,是不是也能得到無上智慧?”
“……”
李逸搖了搖頭,轉移話題:“咱們來看看用黃油炒的酥,味道怎麼樣。”
“哈哈!”
綿羊是在開玩笑,見狀哈哈笑了聲,就來到了灶臺前,學習了起來。
黃油特殊的香氣從鍋中瀰漫,原本凝結的黃油已經完全融化了,但溫度卻並沒有升得太高。
隨後,李逸舀出了一些乾麵粉,往鍋中加去。
麵粉入鍋,迅速就擴散開來,將黃油染成了一片白沫,迅速渾濁了起來。
李逸一邊加著,一邊用炒勺攪動著,一邊時不時的用腿開啟灶火,但是隻開幾秒就會迅速關閉。
綿羊起初還沒看懂他打算做什麼,但看著看著她才意識到,李逸是要用這一鍋黃油來炒一鍋油酥出來。
“你在炒油酥啊?”
她忍不住問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