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爺和十三太保剩下的幾個小子搬去了大倉庫那邊,沈國棟找人把值班室收拾出來了,也挺像樣。
聽傻柱介紹說,該有的都有,甚至還成立了小食堂。
飯菜一般,用的也不是正經的廚子,就是街道上的婦女,為的也是解決幾個小工業的工人吃飯問題。
沈國棟給傻柱往街道辦的手續就是掛在了那處小食堂,行了個口頭上的方便。
傻柱自己也說了,做包席沒那麼簡單,單位裡只招呼了他徒弟馬華,到時候上灶切墩就他們倆人。
再找三四個傳菜的、冷盤的和洗碗碟的就成了,這玩意兒就是賺個辛苦錢。
回倒座房吃飯的人日漸的少了,沈國棟忙起來哪湊合哪吃,多半是在大倉庫那邊對付一口。
晚上忙的差不多了,才回來這邊接小燕一起回家。
沈國棟現在也是辛苦,兩頭跑,多處忙。
他在大倉庫那邊弄了個辦公室,連帶著回收站、貿易鏈以及經銷業務都在那邊辦公。
以前倒座房三十幾口子人吃飯,現在就剩下這麼十來個了。
傻柱一家三大一小,大姥、小燕和王亞梅,以及費善英帶著倆孩子,都不用放炕桌,地桌都擺的開了。
有的時候雨水不回來吃,有的時候一大爺一大媽在這吃,有的時候叫上李家幾口人。
傻柱這位行政主廚的活兒倒是好乾了,就是有的時候覺得怪沒意思的,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跟李學武喝酒的時候也磨叨,總想起以前這間房裡的熱鬧,那時候想吃飯都得擠著、搶著。
他還提及葛林了,一大盆饅頭擺跟前兒,吃完就剩仨,那還得說葛林收斂了,為了健康只吃了一七分飽。
現在一大盆饅頭,吃了上頓吃下頓。
這屋裡就他一個壯漢能吃的,剩下的不是娘們就是孩子,再有就是大姥這樣的老頭子了,更不能吃。
李學武聽他發牢騷,回憶往事,也是頗為感慨,時間飛快,眨眼間一屋子人天各一方了。
西琳和葛林成婚了,在吉城生活;小燕和國棟結婚了,各忙各的;十三太保家裡就剩下六個。
聞三和老彪子同他一樣,連孩子都有了。
就差小兄弟二孩兒了,這要是結婚生子,他們哥們幾個也算是成家立業,功德圓滿了。
傻柱默默叨叨地喝了半瓶子酒,沒醉,微醺。
李學武沒量,可也沒藏私,是真的陪他喝了。
酒不醉人人自醉嘛——
這種場合要是再裝假,那他就真一點感情都沒有了。
飯後也不知怎麼嘮的,又說起了大院裡的變化。
聾老太太沒了,房子空了。
閆富貴沒了,閆家和睦了。
劉海中悟了,兒子懂事了。
一大爺老了,準備後事了。
……
說一大爺老了,卻也不是胡掰,這年月人的壽命都不長,四五十歲就有準備後事的了。
當然了,這話說起來嚇人,實際上一點都不違和。
一大爺沒孩子,要是不提前給自己準備棺材本,難道還等著街道用板車拉他去火葬場啊?
就算是有傻柱在,也得有個心裡準備。
這是傻柱跟李學武唸叨的,說一大爺跟他聊過了,無論他和一大媽誰先走,剩下那個都託他照顧了。
也許是想起什麼傷感的事了,傻柱捂著臉還掉了眼淚,氣的迪麗雅撿桌子的時候還掐了他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