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張國祁提到了景玉農,說她現在的精力都在聯合企業上,不想跟王敬章扯閒蛋。
這個李學武還是瞭解的,最近看,景副廠長確實忙。
就連王敬章這麼上躥下跳的跟著工作組搞事情她都沒管,看著就是奔著一舉成名天下知去的。
專案有序推進,業務進展順利,她已經在協調排程和邊疆辦事處採購棉花等商品,給聯合企業備料了。
現在已經確定的,同紡織三廠合作,組建一個棉布紡織工廠,作為基礎用布,棉布還是有很大的市場。
其他的比如皮革廠、五金工具、勞保勞動、冷飲廠等同相關的單位也有合作。
如果能把生產勞保用品,或者基礎工具的廠子合併在一起,組成聯合單位,不僅僅能節省資金,還能節約土地、人力等資源。
後勤工廠的利用率高了,生產質量也就高了,成本還能降下來。
景玉農邁出的第一步就是將軋鋼廠現有的工廠,與其他合作企業的同型別,以及保障型工廠進行整合,形成一個第三產業輔助聯合體。
這樣主體工廠甩掉了沉重的包袱,騰出手來完成主體工業目標,還能服務周邊沒有這種條件的小工廠,小企業。
比如勞動服裝,這是消耗品,城裡的鉛筆廠總不至於因為這個再建一個勞保廠。
而軋鋼廠就不同了,軋鋼廠的人多,工作量大,消耗也多,勞保用品的消耗就能支撐一個工廠。
包括五金工具和配件也是一樣,有些工廠沒有條件,也沒有必要生產它,買的更合適。
但現在的供應是不能滿足生產和生活需要的,所以這些大工廠的附屬工廠生產的產品讓人羨慕。
如果能整合這種生產能力,那勢必會對周邊的小工廠產生一定的影響,至少這些基礎的商品不用愁了。
而合作工廠也能方便採購,滿足使用需要。
景玉農選擇這麼做是無奈之舉,因為她的手裡沒有其他專案可以開展,只能就著邊疆辦事處的優勢、軋鋼廠本身的優勢來考慮。
邊疆辦事處到底能不能聽話,這還是個疑問,但至少軋鋼廠現有的工廠是聽話的。
這些工廠都是現成的,改造和遷移都很容易,也好快速恢復產能,更快的實現盈利。
第一步走好了,那第二步就是擴充套件產能,利用現有產品,以及軋鋼廠需要的,其他合作工廠需要的,增加產品,增加工廠。
李學武只能說,她的想法是好的,但想要實現也是困難的。
除了已知的情況,在邊疆辦事處方面,李學武就知道李懷德並沒有支援她的心思。
沙器之給他傳回來的訊息是,金耀輝的工作方向很明確,那就是遵照李學武給李懷德定下的方針,走“短平快”的貿易發展路線。
無論是鋼城到京城,還是京城到烏城,這距離都是不近的,且交通很不方便,只能透過火車運輸。
已知的,現有去烏城的鐵路只有一條,運力緊張是一定的,而運輸時間太長了。
似是客運得三天兩夜,而貨運能節省不到半天的時間,但一個來回也得一週的時間。
這段時間就是資金的在停滯,人員也在停滯,沒有產生效益的時間,必須縮短這種投資。
所以李學武才定下了三地不搞銷售,選擇跟分銷單位合作。
短平快,李學武給李懷德解釋的是,他所管理的專案必須是投資少,週期短,見效快,效益高的型別。
李懷德現在所處的位置,是輕易不能出現紕漏的,在最短的時間內,賺快錢才是硬道理。
只要能賺錢了,快速甩脫壓力,少賺一點也沒有關係。
東西貿易,南北貿易,自古以來都是高利潤的,只要軋鋼廠有心,在自有火車皮,自有工廠的情況下,很多東西都可以實現。
尤其是還是在鋼城有著自己的工廠,成熟的運輸路線,包賺不賠的活兒,除非是故意的。
金耀輝當然不敢故意虧錢,所以並沒有選擇聽從景玉農的意見,大批次購買棉花作為第一期的貨物,而是按照李懷德的要求選擇了邊疆現在產量最多,也是最便宜的水果作為第一期貿易商品。
炎熱的夏季,四九城正是缺少快樂的時候,而這個時間,誰又能拒絕來自邊疆的甜美呢。
排程處按照李懷德的統一部署,也是安排了空調列車,運送了一批農用工具發往邊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