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我自導自演的,小成本的驚悚片。”
聽到李有志給出的答案,蘇博納砸了咂嘴。
小成本……驚悚片,這個型別在美國電影市場上並不缺,以一個發行代理商的角度來說,這種片子在美國電影市場上可能並不會有很強的市場表現。
“唔、恕我直言,李。雖然你在國內名聲斐然,但是在美國電影市場並不會有多大的票房號召力。驚悚片在美國電影市場上也不稀缺,至少據我知道的情況,好萊塢每年大約就有30到65部驚悚類電影流向市場,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導演的驚悚大作。
但近些年來驚悚片的市場表現普遍很低迷,就連《怪形》《異種》這類的經典驚悚IP,大牌明星雲集的大製作,在票房表現和碟片市場的表現也都不怎麼盡如人意……甚至去年投資了1.2億美金的《怪形前傳》,最終只收回了5個億的全球票房,如果單就美國市場的話,甚至這部片子都虧了老本,你這部片子的製作成本多少?”
蘇博納說的這些,李有志倒也聽說過。面對他無意的詢問,李有志想了想,伸出了五根手指。
“五十萬人民幣。”
“哦,這種製片成本的話大約要……”
蘇博納本想著按照美國院線的浮動分成,幫李有志詳細的計算一下回本票房。可是當腦子裡的豎式列出來,將五十萬人民幣填進算式裡的剎那,他的小腦萎縮了……
五十萬人民幣是什麼概念?
摺合美元的話差不多就是七萬美金。
在好萊塢的話,別說是電影長片了,拍個正兒八經的廣告MV也得個十萬八萬刀的啊!
橫向對比的話,這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對於電影發行代理來說,1.2億的成本驚悚片可能到處都是毛病,但是7萬美金成本的驚悚片……那特麼處處都是優點!
為啥?
沒有成本壓力,就算是票房撲街到一輪放映之後就被院線集體下架,那特麼都是血賺啊!
為什麼這麼說啊?
美國B類院線的票房分配方案採取的階梯式遞減制,也就是說從票房收入中扣除影院固定成本後,再按照逐周遞減的比例將票房返還給發行代理方。
在影片上映時的第一週,扣除放映商相關支出後,發行代理方通常可獲得90%的票房收入,影院獲得10%或更少。然後在接下來,發行商可獲得的票房收入每兩週降低10%,而放映商相應地增長10%,放映愈久能獲得的票房收入比例更高。
當然,這是針對於那些商業大片。但就算是小成本獨立電影,按照這樣的遞減制分配方案,也至少能夠在上映首周拿到70%以上的票房收益。
哪怕是排片一輪遊,只要廣告推銷到位,忽悠到能過得去的上座率,那也是相當可觀的利潤了!
“李,你總不會拍了個微電影吧?不知道我能不能先看看這部……低成本片子?”
強行按下心中的激動,蘇博納說道。
面對他炙熱的目光,李有志笑著點了點頭,對一旁的劉猛揮了揮手。
不大一會兒的功夫,一部膝上型電腦,連同裝載著《活埋》母帶的行動硬碟便擺在了蘇博納的面前。
就坐在小飯店的包廂裡,將《活埋》那全程壓抑到了極點,故事張力也拉到極點的故事看罷,蘇博納再也無法淡定了。
替華納搞了這麼多年的影視版權操作,一部電影是什麼水準,他肯定是清楚的。這一點從他能第一時間發掘《白日夢想家》就能看得出來。
在《活埋》的劇情過半時,他就已經確定這是一部雖然成本小,場景單一但劇情和演繹絕對令觀眾叫絕的作品。
現在,看著《活埋》的製作人員名單,他嘭的一聲拍桌而起,望向了李有志,雙手合十到了一起;
“李,如果伱能夠信得過我……唔,或許說你需要一個真正想要掙脫泥沼,盡心盡力幫你將這部電影推向美國市場的手套,我絕對可以勝任!我向你保證,如果這部電影交給我來操作,我能夠帶給你不少於兩千萬美金的收益!向上帝發誓!”
蕪湖?
聽到蘇博納給出的保證,李有志眉頭一挑。
好傢伙,開口就一個多億人民幣的收益,老登你話說的挺滿啊……
“你怎麼保證能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