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完全認同楊兮的這個論斷。
就該病例,在腫瘤下緣距離肛齒線僅有兩厘米距離的情況下切除腫瘤並完成腸道重建對他丹尼爾來說卻有難度,但其難度並沒有達到讓他望而生畏的地步。
而使他猶豫不決的,恰恰是楊兮所說的術後併發症的問題。
楊兮接著分析道:“手術機器人精準和穩定的優點很突出,但缺點也一樣明顯,手術者無法掌握病人術區組織的質地,也就導致了在手術實際操作時控制不好力度。所以,當距離少於兩點五厘米時,行腸道重建時往往會因為吻合口縫扎力度不當而產生併發症。”
腸道,包括最下端的直腸,都有著良好的伸展性,當切除過腫瘤的直腸殘端尚有一定長度時,腸道組織的這種伸展性便能有效降低了吻合口的張力問題。
但在不足兩點五厘米的情況下,切除過腫瘤之後,能保留下來的直腸殘端也就剩下了兩厘米不到,長度不夠,其伸展性必然不足。
丹尼爾教授完全認同楊兮的分析。
決定手術者水平的三要素,精度,穩度以及力度,手術機器人在前兩個方面上做到了極致,而在力度掌握上卻是相當薄弱。
遺憾,且無奈。
“楊,你分析的很對,我完全認同。不過,能夠提出問題雖然很難得,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解決問題的辦法,我不知道你在這方面上能否給我一些意見呢?”丹尼爾教授的口吻很溫和,顯得很謙遜,但實際上卻是給楊兮挖了一個不淺的坑。
言外之意,你嘮嘮叨叨說了那麼多,雖然很對,但要是說不出解決辦法來,那麼之前說的那些便全是廢話。
這位華國年輕醫生能提出有效解決辦法麼?
丹尼爾教授在心中輕蔑一笑。
絕無可能!
他這麼一位在手術機器人上浸淫了十七八年,有著百餘臺TaTme手術經驗的知名教授都想不到有效解決辦法,那位從未有過手術機器人實操經驗,僅僅是透過一些文獻報道才瞭解到相關知識的華國年輕醫生,就能想到有效解決辦法了?
待那翻譯將他這段話翻譯成了華語後,丹尼爾教授果然看到那楊兮如自己所預料那樣搖了搖頭。
“如果必須使用手術機器人來完成手術的話,我提供不出任何建議,但是……”楊兮沒把話說完,一個但是出口之後,便示意連向東可以翻譯了。
連向東會心一笑。
聽著連向東磕磕巴巴的翻譯過來的英文表述,丹尼爾教授在極力壓抑著內心中的得意。
But?
當連向東最後一個單詞鏗鏘有力脫口而出之時,丹尼爾教授卻是不由一怔。
還有什麼好but的呢?
“我們可以放棄手術機器人,採用徒手方式,完成這臺TaTme手術!”
當翻譯到一半時,丹尼爾教授的臉上便現出了不屑的笑,待翻譯結束,丹尼爾教授不由笑出了聲來。
“年輕人,你知道你都說了些什麼嗎?徒手實施TaTme手術?你不知道這種手術方式的併發症發生率幾乎達到了百分之四十多嗎?”
這一刻,丹尼爾教授對楊兮是盡顯失望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