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仰光機場的英雄們,受到了航空隊和盟軍方面熱烈的歡迎,甚至還專門為他們舉行了頒獎儀式。
頒獎儀式設在仰光最著名的大金塔。張昀站在這座古老而宏偉的殿堂裡,忽然想到這座埋葬著三件佛寶和佛祖八根頭髮的高塔,千百年來不知接受了多少緬甸國王的頂膜禮拜。
如今他也站在了這裡。
他的身邊是他親密的戰友們,而寬闊的臺下則是成千名英軍士兵,也有一些中國軍人,他們列隊站立在古老的石頭地面上。士兵們穿著筆挺的軍服和排成陣列,彷彿接受檢閱的儀仗隊。
三個人向臺上走了過來,當先的是一位英國將軍,他看起來容光煥發,帽簷上的徽章在燈光下閃閃發亮。
張昀認得他,阿奇博爾德·珀西瓦爾·韋維爾,英國陸軍上將、印度總督。也是英緬軍最高指揮。
他身後跟著陳納德,上校的臉上帶著自豪地笑意;他的身邊還跟著一位將軍——中國遠征軍第一路軍副司令,第五軍軍長杜聿明。
韋維爾上將把一枚沉甸甸、金燦燦的勳章到張昀的軍服,然後又給喬治和基普別上了一枚,最後在戴維的胸前上掛了一枚。
陳納德上校走上前,同他們逐一握手。杜聿明則熱情洋溢地宣佈:
“祝賀你,捍衛自由與和平的勇士!你有權獲得這樣的榮譽!在此,鄙人謹代表中國遠征軍,代表338團的全體官兵,向你表示衷心地感謝!”
與此同時,出席頒獎儀式的全體人員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他們的眼睛裡都燃燒著同一種東西,那種東西叫做希望。
※※※
隨後的幾天裡,情況果然有了好轉。
2月11日,緬甸英軍總司令韋維爾上將從兩千英里外的爪哇島飛抵仰光親自督戰。
2月15日,英印第17師在比坦河以下35英里的比林河進行4天的戰鬥,暫時阻擋了日軍前進。
2月16日,一支從中東調往新加坡的裝甲部隊——第7裝甲旅也從北非趕來登陸仰光。他們裝備精良,士氣高昂。那時候誰都相信,他們必將粉碎日軍的囂張氣焰。
2月17日,陳納德上校又帶來了另一個好訊息,增援仰光的飛機已經奉命在印度集結,這無疑又給飛行員們注入了一針興奮劑。機場裡,到處瀰漫著樂觀的氣息,人人都以為仰光已經萬無一失,有些飛行員一邊等著自己的飛機運抵,一邊開始上街閒逛。
張昀憂心忡忡,身為穿越者他自然知道後頭的結局,可惜人言微輕,就連陳納德上校都不相信。
“我們不能小看日本人!”
在上校的辦公室裡,張昀如此提醒道::“他們大都是在中國戰場下來的老兵,戰鬥經驗豐富……”
“再豐富的經驗也不能和坦克、飛機抗衡。”陳納德不以為然地說道,併為天蒙山的英雄遞了一杯茶。
“別擔心,中尉。”他拍著張昀安慰道,“我們的飛機很快就到,日本人就要完蛋了。”
從上校辦公室走出來的時候,張昀憂心忡忡……
沒辦法,他只能把最後的希望放在英國人身上。
可當他找到韋維爾將軍的時候,卻絕望地發現這位被丘吉爾首相譽為“英國最有才華的將領”同樣不以為意。
“你這是危言聳聽。”
聽完了張昀的分析,韋維爾將軍如此評價道。
“將軍!”張昀不肯放棄地繼續說道,“日本人可不會按照軍事教程作戰。他們慣於偷襲,聲東擊西,分成幾股到處滲透,從通常認為最不可能的地方突然鑽出來。這種突襲會讓我們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