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在臺上一聽,臉色大變。
他本想著今日幫竇嬰一把,把灌夫的事情給平了,再這麼讓田蚡說下去只怕太后會治竇嬰謀反之罪。
“丞相還有御史大夫二位暫且停下,且聽聽諸公的意見。”
說著劉徹的視線掃向了周圍看戲的人群。
但是每一個人只要觸及劉徹的目光馬上就閃躲了起來。
張遠跟衛青也是如此,真被挑出來發言,兩不相幫是得罪劉徹,支援竇嬰就得罪田蚡,支援田蚡就得罪竇嬰。
這種時候還是不要露頭的比較好。
眼看著劉徹要發怒,衛青的姐夫公孫賀硬著頭皮站了出來。
張遠眼皮子一跳,本該由韓安國出這個頭的,但是韓安國現在還在邊郡當太守呢。
沒想到歷史的修正性使得公孫賀這個當初接替韓安國為御史大夫的人在這個緊要關頭站了出來。
“陛下。
御史大夫說灌夫在父親死於國難的情況下堅持平叛,親自闖入吳軍大營,身受十幾處傷,勇冠三軍,這樣的壯士,如果沒有更大的罪惡,喝酒失言,不應當以其他罪名進行處罰。
所以,御史大夫竇嬰說得有道理。
丞相說灌夫交往豪強,家產巨大,侵犯百姓,欺凌皇親,這就是平常所說的樹枝大於樹幹,小腿粗於大腿,不處理遲早會出事。
所以丞相說的也有道理。還是請聖明的陛下您裁決吧。”
公孫賀這番話,表面看起來兩不得罪,非常圓滑。其實,公孫賀沒有重複田蚡汙衊竇嬰、灌夫謀反之言,在圓滑的表象之下,公孫賀還是支援竇嬰、灌夫的。
不過臺上的劉徹此時此刻顯得非常惱火,劉徹本來想著把這個難以解決的問題踢給大臣們,誰知道公孫賀又把難題給踢了回來。
公孫賀說完話,即便劉徹再怎麼怒目而視,也沒有一個人再站出來說上幾句話。
大家都知道丞相是胡攪蠻纏,生搬硬造,擱在平時的朝會上還能夠反駁上幾句,但是現在太后就在面前,雖然一句話沒有說,但是誰不知道她最疼愛這個弟弟啊。
耿直如汲黯還有鄭當時,都不敢在此時此刻冒頭,不是擔心得罪田蚡,而是擔心得罪了太后。
大漢的太后們直接插手殺了大臣什麼的,這種事情多了去,你還能指望皇帝找自己母親的麻煩?
劉徹一看大臣們一個個畏首畏尾,不敢表態,又衝著內史鄭當時罵道。
“鄭當時你前些天還在跟我說丞相如何,御史大夫又如何,怎麼今日啞口無言了?
朕要你們有什麼用?全都給朕滾蛋!”
滾蛋的人當然包括了田蚡跟竇嬰,一眾大臣灰溜溜的全部退出了長樂宮去。
而劉徹則留下來伺候太后吃飯,紗帳之後的王太后已經氣得不行,她聰明至此怎麼看不出自己兒子是什麼態度。
竇嬰剛剛勢弱,根本說不贏田蚡,若是劉徹站在田蚡這裡此事今日便能夠解決。
“母親,咱們用食吧。”
豐盛的菜餚已經擺在了劉徹跟王太后的面前,但是王太后已經氣的不想吃飯,冷眼看著劉徹。
“母親,一點點小事而已,切莫氣壞了身子。”
劉徹整個人直接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微笑著雙手拿著筷子送到王太后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