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衡山王偏不這麼幹,不這麼幹就算了,人家想要侍奉劉徹你還要殺人家。
也就是趕上了個好時候,劉徹還沒打算對這些諸侯王下手,不然僅僅這些罪名就能夠判衡山王劉賜死刑。
知道衡山王想要謀反的劉徹,就召他入京。
也沒想著要對劉賜怎麼樣,只是告訴他,叔叔你悠著點,謀反可以,等侄子解決完匈奴叔叔你再謀反行不行?
劉徹這一套玩的真是爐火純青。
讓別人根本沒有辦法揣摩到他的心思。
不然終其一朝也不會有這麼多自殺的大臣還有諸侯王。
衡山王人雖然易怒易衝動,可到了長安城之後瞭解到劉徹的意思,心裡面越發的不安。
趕緊拜見了太后王娡,逃一樣的逃回到了衡山國。
在逃回衡山國的路上,衡山王劉賜途徑淮南國拜見了自己的大哥淮南王劉安。
他們之間密謀了些什麼,沒有人知道。
但是劉徹知道劉賜見了劉安就行了。
漢高祖劉邦的基因也是強大,這麼多子子孫孫,在遭遇到削藩的事情時,根本就沒想過其他的可能。
沒有人妥協,沒有人主動向皇帝投誠,一個個心裡面想的都是謀反。
大家都姓劉,你能當皇帝憑什麼我們不能當。
其他朝代都是皇子爭奪皇位,西漢好像這些皇子都沒有這些心思,反倒是這些諸侯王一個比一個想當皇帝。
劉徹要不因為自己的母親王娡還有竇太主劉嫖,估計這輩子都生不起想要當太子的心思。
就連孝景皇帝的弟弟梁孝王劉武,也是當了諸侯王之後才想著要當皇帝。
由此看來,大漢的諸侯王當不得。
處在分封制跟郡縣制過渡的時期,這些諸侯王註定會成為歷史車輪下的碎片。
劉徹在盡全力維持大漢的內部穩定,張遠自然也不能夠辜負劉徹的努力。
他在研究地圖的時候,發現了極其重要的一點。
匈奴大單于軍臣是不知道渾邪王想要投靠大漢的事情。
渾邪王跟休屠王最後一次跟軍臣互通訊息是在渾邪王跟張遠送信之前。
休屠王讓自己的親信把李朔送到匈奴大單于軍臣那裡去,以證明漢軍在夫羊句山狹阻截了匈奴援軍。
而後渾邪王對大漢採取既不親熱也不冷淡的做法,更能夠證明張遠這個想法。
大漢要是贏了,渾邪王就可以舒舒服服的來長安當個侯爺,匈奴大單于軍臣要是贏了,他渾邪王可以繼續做他的王,也不用接受軍臣的制裁。
這種騎牆的人最是討厭了,張遠可不想讓渾邪王這麼舒舒服服的繼續騎牆。
想到這可能是取勝的關鍵。
張遠立刻開始跟劉徹寫信。
大概內容就是讓劉徹派人告知渾邪王。
大漢打算在春季跟匈奴大單于軍臣動手,然後讓渾邪王派兵援助軍臣。
這樣一來軍臣肯定會信心大增,即便知道漢軍又往漁陽郡派了二十萬大軍也不會輕易的就選擇撤退。
然後在一個合適的時機之下,渾邪王再直接發起反叛對軍臣的匈奴本部發起進攻。
張遠還建議劉徹,渾邪王如果同意,那麼就答應他撥出一個郡的地方讓渾邪王安置匈奴的族人。
如果不答應的話,就直接赤裸裸的威脅,說二十萬大軍不會派往漁陽郡,會直接開向河西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