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鐵水灌入模具之中,跟把銅水灌進模具之中的區別就在於銅的熔點更低效率更快。
“都已經到了,那些人阿遠你打算如何分配?”
“弄到長安城是不可能的,我打算讓他們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在藍田縣一部分去往杜縣。
我已經購置了大量房產,稍作改造便能改成冶鐵工坊。”
卓王孫點點頭,也是機緣巧合,二人想幹的事情竟然可以透過這種方式結合到一起。
估摸著桑弘羊一時之間都沒有想到張遠可以妥善安置卓王孫手底下所有的人。
“阿遠你辦事的效率一向如此之快,但是會不會觸怒天子?”
卓王孫還是有些後怕,今天劉徹可以整個徵召令,明天誰又知道會有什麼命令下來。
“自打我做這件事情開始,就決然沒有停下里的理由。
等到陛下看到大漢境內不再因為各種貨幣而混亂,各級官府每年徵收賦稅時也可以直接收取銅錢。
陛下就應當知道我們今日之功。”
張遠著眼的是全天下,而卓王孫則著眼於自己。
好在這個事業不管是對天下百姓還是對經營者而言都是雙贏的局面。
張遠跟卓王孫吃吃喝喝聊聊,很快天就黑了。
看到卓王孫實在是有些疲倦,張遠便早早的結束了這頓飯。
接下來這段日子,卓王孫還需在長安待著,全國各地卓氏鐵匠鋪的那些人員還需要捋清楚。
不過這卻不是要張遠操心的事情,張遠把精力放在了來長安城的那些工匠還有卓王孫提供的財富上面來。
造紙坊跟鐵匠鋪子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在藍田縣還有杜縣冒頭。
杜縣自然是著重於造紙坊的生意,而藍田縣則著重於鑄錢的生意。
造紙坊的生意可以一直做下去,處在杜縣太學之旁自然是最佳的選擇。
而冶鐵業還有鑄幣權遲早會收歸國有,張遠肯定要把產業放在離自己家最近的藍田縣。
將來這些鋪子荒廢了,還能讓人員越發龐大的張家人搬到藍田縣去居住。
很快就到了夏日。
邊疆的戰事一直在持續著。
軍臣發動數十萬大軍持續不斷地對漁陽郡發起進攻。
韓安國在一開始撐不住的時候,便向長安求援。
劉徹隨即派了衛青前去統領邊疆防務。
防禦戰大漢打了幾十年,面對匈奴該用什麼樣的戰術各個將領基本上就是爛熟於心。
在草原之上發起主動進攻,漢軍尚且不畏懼匈奴大軍,現在有了城池還有長城依託,衛青應付起這些匈奴人就更加的得心應手。
不過這是持久戰,匈奴人打算戰到秋天到來的時候再撤退。
雙方都聲勢浩大,不過算起來漢軍這邊的損失要更大一些,匈奴人直接就在長城以北放牧,戰爭來臨時就集結,沒有敵人的時候就放牧。
對於他們來講只不過是把大單于庭給從狼居胥山遷到漁陽郡以北的草原上了。
可大漢調集大軍入駐北疆可是要浪費許多糧草輜重的,人員即便沒有損失,可物資方面的消耗卻讓人頭疼。
北邊的戰事不是讓人最緊張的事情。
劉徹在五月頒佈了推恩令。
全天下的那些諸侯子嗣因此而瘋狂。
該來的終於還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