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意思是讓孔安國出任太學丞一職?”
“我只會給他寫一封文書舉薦他,畢竟是一個重要的官職,豈可由我私自決定?”
“下官明白。”
孔安國需要的就是一個空缺的位置跟一封舉薦信。
誰要是覺得作為孔子後人,孔安國只是一個文人那就真的小看他了。
可能孔安國這一家子沒有人當官,可人家孔家是一個大家族。
他背後是有人的,沒有機會的時候,他背後的人不會推他一把。
但是一旦張遠給孔安國一個機會,孔家的人難道會看著一個極其重要的官職從孔家手裡面溜走麼。
太學丞可是太學排名老二的大官,太學的重要性對於天下儒生都同樣的重要。
孔安國有個叔叔,雖然在他出聲之前就死了,可那也是他的叔叔。
全華夏唯獨孔家的家譜最為出名,並且在每個朝代都得到了重視。
所以家族之間的聯絡也更為緊密了一些。
孔安國那個叔叔,說起來都特麼的有些離譜。
一個孔子後人,竟然能夠漢高祖劉邦一起起兵,就在芒碭山。
說出來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而且也不知道一個流氓頭子,一個孔子後人怎麼能在一開始起兵的時候就攪和上。
且不管他們兩個人是怎麼攪和上的,孔安國這位叔叔,孔子的九世孫最終跟著劉邦一起打怪升級最後還活了下來,成為了大漢的開國功臣。
作為最早的從龍之臣,孔安國的這位叔叔排名還不低。
蓼侯孔藂,西漢開國功臣排名第三十。
歷經七十年,一百多個,能排三十名可見其重要性。
孔藂的兒子孔臧現在承襲了他的爵位,再過兩年就能夠位列卿大夫,不過只是個太常。
雖然孔臧當了兩年太常就完蛋了,但是後面的結果還是挺好的。
在大漢,太常這個官位被大家戲稱為奪爵小能手。
因為是負責禮儀的官職,而禮儀這個東西想要恢復上古跟書上說的做的一模一樣,難度比讓張遠去邊塞殺數十個匈奴人都難。
因此在這個位置上能夠做下的沒有幾個人,大部分都是因為一點點的小過錯就被責罰了。
責罰也很簡單,剝奪你的爵位。
開國功臣的後代們,被奪去爵位第一多的原因是酎金。
第二難以想象的就是因為當了太常這個官,也是離譜,其實就是皇帝想找個理由廢除你的封國。
沒辦法,劉邦對他的兄弟太好了,留下來一堆麻煩給他的子孫解決。
一百多個功臣,人人是侯爺,人人有封國。
說跟兄弟分天下,最後還真就分了。
幾千年來,對開國功臣最好的開國皇帝真的就是劉邦了。
被殺了那幾個真的是自找死路,而且韓信即便造反了劉邦也沒殺他,最後還是呂后殺的。
老祖宗對兄弟們太好,劉徹就得想辦法解決。
可現在孔臧還沒解決,蓼侯一脈仍然是大漢舉足輕重的大家族之一,而且還得加上孔家一整個家族支援。
張遠只需要稍微一點撥,孔家的人便會在背後發力,將孔安國推向太學丞這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