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說了些什麼,我們不知道,隨後問那些學子們,他們也不敢說出來。”
張遠差不多已經猜出來這是什麼套路了。
大概就是給每個學子們畫餅,許諾給他們一個美好的未來,讓他們好給大漢效力。
之所以不當著所有人的面說,估計是不想讓學子們之間產生一種競爭的關係。
這樣一來所有人都會覺得自己的機會最大。
這一招攻心計玩的高明,張湯的能力真的不簡單。
拉攏人心的時候不能讓下面的人有太大的壓力,競爭產生的壓力很有可能就會讓那些比較差的人覺得自己機會渺茫,反叛的心理也會逐漸的增長。
“稍後還是要安撫一下學子們的情緒。
至於你們也已經喝了毒藥,心裡面也不要帶有太大的負擔。
陛下應該就是擔心你們被匈奴人抓去,畢竟大行令褚達對陛下的打擊有點大。”
褚達現在就是一個工具人,有事沒事把他拉出來說兩句總不會有錯的。
張遠也是為劉徹說了一下話,在場除了落下閎以外,其餘人也表示理解,並且紛紛立下誓言說絕對不會背叛大漢。
“時候也不早了,各位都回去休息吧。
落下閎你留下,我還有話要對你說說。”
從一開始落下閎的黑臉就沒變過,唯一能讓落下閎敬畏的就只有頭頂那片天空。
待太學內的官吏還有講師們魚貫而出,落下閎也沒有想要給張遠面子的意思。
“初見太學令時,太學令還是我的目標之一。
可到長安後,見到種種黑暗,閎早就忘卻當初的想法。
一心想要鑽研天官學問,為報答太學令知遇之恩,如今才出力為太學令做事。
可現如今朝廷的做法實在是讓人寒心,我惜命但是也不想被人控制。
如今喂得是毒藥,誰知道將來會不會有人抓住我的家人控制住?”
“額,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你,兄弟你太看得起你自己了。
陛下此為,若不是因為漢匈之戰對於大漢只能勝不許敗,你當你算個什麼啊?”
落下閎太清高了。
這也是這個時代的文化人的通病。
中華上下五千年為何科學的發展這麼慢,西方有科技大爆炸,而中國一直則是需要了才會去發展那一項,若是不需要根本沒有人創新。
很大一部分原因,全都是這些人敝帚自珍。
儒家之所以能得到發展,不還是人家放下了身段。
雖然在張遠看起來儒家那些大儒一個個也裝的要死,但是他們都明白一件事情,君王可以要他們生也可以選擇讓他們去死。
不管死亡的意義是輕或是重,死了人就沒了,意義再重又如何?
儒家認識到了這一點,儒家便能快速的發展。
墨家當初也是牛的一批,最後不還是分家了,其中為帝王所用,真正有技術的那一批人看不上皇帝不知道跑那裡去了。
諸子百家多麼強大的一支力量。
若是能夠一直碰撞下去,文化技術科學的火花甚至能夠迸現千年以上。
何至於後人想發現些什麼,還要靠發掘?
這其中有封建君主的原因,也不能說就沒有這些文化人的原因了吧。
雙方都有責任,但是你那點東西就算給帝王用又怎麼了?
科技的發展最大程度的加速了戰爭的產生,同樣的很多科技一開始產生的原因就是要為戰爭而服務。
不妥協,就不可能有一整個國家的支援,也不可能出現科技大爆炸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