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來通傳的這名宮衛叫向陽,是一名郎官。
吾丘壽王之前也是一名文學侍從,他們的一個任務都是配劉徹打獵遊玩。
所以二人也算是認識,按照親疏關係,向陽轉個頭就把那些考生給賣個底掉。
“好啊,看來後面還真的是有高人指使。
一群十多歲的小孩,竟然還知道借力打力。
回頭我肯定請向陽你吃一頓好的,現在還得麻煩一下你,去把那三個御史都請到太學門口。”
向陽不知道吾丘壽王為何這麼做,於是有些猶豫。
張遠倒黴,向陽可以站在一邊看熱鬧,可吾丘壽王怎麼也跟他有些交情,要是吾丘壽王往後能夠繼續高升,他這個郎官還怕當不了大官麼。
“可是這不就平白的助長了那些考生計程車氣?”
“現在有些事情還不能給你明說,照做便是。
胳膊永遠是擰不過大腿的,現在我們就是大腿,懂了麼?”
既然吾丘壽王都這麼說了,向陽也不會再進行勸說,這些話說一次讓人覺得是關心,說了就會讓人厭煩。
“行,那我就去找那幾個御史,你現在要直接去太學門口嗎?”
“你先去,我先晾他們一會兒。
讓他們的囂張氣焰再燃燒一會兒。”
等向陽離開太學令府邸,吾丘壽王就轉道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天亮的時候是辰時,現在已經快臨近巳時了。
有的人可能會奇怪,一天十二個時辰是固定的,可是黑夜跟白天的長短可是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
怎麼每天天亮的時候都是辰時,這完全不符合科學啊。
要是碰到這種人,張遠也沒有辦法。
精準計時的銅壺滴漏,除了宮裡面有一套,其他地方想都別想。
這個時候的日晷也不怎麼精準。
再加上大漢剛開始並不是以十二地支來命名時辰,而是以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入定來命名十二個時辰。
所以只要天亮了太陽出來了,大家都覺得那是辰時。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習慣就成自然了。
吾丘壽王回自己的房間當然是想看看張遠起來了沒有,要不然他擔心自己等會可能會鎮不住那群考生以及三個御史。
結果等他進了房間,發現張遠仍然平躺在床上,被子都被踢到了地下去。
整個人擺成了一個太字。
叫醒張遠還是讓張遠繼續睡下去,一個時辰竟然要做兩次這樣的抉擇。
吾丘壽王此時此刻只覺得心很累,需要一個人來疼他安慰他。
“咳咳咳。”
直接叫醒風險太大,吾丘壽王便開始咳嗽起來,希望能夠將張遠吵醒。
張遠朦朦朧朧之間聽到一陣陣咳嗽聲,確實有了些反應。
他剛剛是平躺著睡覺,現在被吵到了就側過身去睡覺。
其中一隻手還無意識的放到了耳朵上面蓋著。
......
當初若是知道當這個太學丞是這麼的艱難,吾丘壽王估計會選擇繼續當一個快樂的文學侍從,每天寫寫文章陪著皇帝到處遊玩,這樣的日子是多麼的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