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們怕死麼?
肯定是怕的,他們可能對吾丘壽王還沒覺得有多麼大的敬畏之心,但是他們對現在眼前明晃晃的精鋼劍不能沒有敬畏之心。
“行,我們就在這裡等太學丞給我麼一個說法。
還請將軍入內通傳一聲,要是太學丞不肯見我們,還請您告訴一下太學內的幾位御史。”
造謠者不漏聲色的從袖口掏出了幾粒黃豆大的金豆子,遞給了為首的宮衛。
這裡就兩撥人,一撥想要進入的考生,一撥在門口攔著的宮衛。
大家都看見了這大搖大擺的賄賂,可是又都當什麼都沒有看見一樣。
“向陽,進去通報一聲。”
為首的宮衛收起金豆子想後面喊了一聲,隨即就有一名宮衛跑了進去。
賄賂在大漢算是最常見的事情,官員收受賄賂的風氣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先秦之時也有許多官員收受賄賂,可是誰又敢明擺著去收受賄賂?
可是大漢就不一樣了。
劉家的這些皇帝也是奇葩。
他們認為人是沒有完美的,一旦你潔白無瑕到了一定程度,就不能讓皇帝們放心。
這個時候為了保命為了讓皇帝放心,只能夠選擇自汙。
收受賄賂就成了官員最好的選擇。
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甚至為了打消劉邦對他的懷疑,去做了掠奪百姓財物的事情。
可想而知,大漢吏治的大環境是什麼樣子。
田蚡早先跟竇嬰在東宮爭論的時候,當著劉徹還有王太后的面直接說自己愛錢愛女人,甚至做了強搶民女奪人田產收受賄賂的事情。
劉徹當時在意了麼?
所有人都下意識地忽略了這件事情。
但是當田蚡汙衊竇嬰跟灌夫有意謀反的時候,情況直接就完全不一樣了。
一個是莫須有的罪名,一個是自己承認犯下了罪過。
兩者間的差距就是這麼懸殊。
當這種風氣形成,僅僅靠一個人兩個人的努力是沒有辦法消弭的。
所以宮衛才收錢收的理所應當,而且臉不紅心不跳,只要收錢給人家辦了事,而且這事情對劉徹無害就皆大歡喜。
吾丘壽王自然知道大批考生聚集在太學門外的事情。
這件事情是他下的令,他怎麼可能不關注。
宮衛前來請他過去,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考生們背後有一股力量在指使,在推動。
雖然他們的行動並不怎麼高明,不過要換做吾丘壽王坐在張遠這個位置上,他是肯定處理不了的。
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條,吾丘壽王的顧及太多。
張遠赤條條的一個人,就算誅九族頂多牽連家裡面的那些僕從,其餘人根本不會受到牽連。
再者,張遠猜測到幕後指使者的地位並不高。
吾丘壽王則會猜測幕後指使者的後面是不是還站著人。
想得多就錯的多。
“他們說要見我,說沒說要見其他人?”
“太學丞,我們早先也算有些交情,下官就直接跟您明說了。
那些考生們說您要不過去,就去找在太學內的幾位御史,估計他們是覺得幾位御史會給他們撐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