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低著頭,眼中有茫然有疑惑有決心也有肯定。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張遠你覺得大漢是否能百世萬世?”
劉徹對著張遠喃喃問道。
張遠點了點頭。
“臣之前遇到過一人,他遊歷過天下,他的父輩亦遊歷過天下。
他的父輩遊歷天下時,這天下還有秦人、楚人、趙人、齊人、魏人、韓人、燕人之說。
即便是在前朝也是如此。
但現如今,在陛下治下,只有秦地、楚地、趙地、齊地、魏地、韓地、燕地之說。
無論在何地,現如今只有一種人存在,那就是漢人。
臣相信這片土地之上的漢人,會在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百世千世萬世。”
只是換了個說法,偷換了一個概念,劉徹並沒有聽明白張遠話裡面的實際意思。因為在他們的認知裡,只要土地上的人都是漢人,那麼大漢就會永遠存在。
“說得好,卿大夫張遠之志向亦是朕之志向,朕希望諸公也能以此為志向。”
“臣定當以此為志願,興盛大漢,為我大漢萬世之盛,定不朽之基礎。”
張遠每每聽到這些人齊聲說這些話,總覺得這些傢伙是不是提前商量好的,怎麼就能說這麼齊。
“好,朕當於諸公一起努力。
既然開辦太學無人反對,那便擬旨。
王遂。”
“僕在。”
“擬旨,擢升工博士張遠為太學令,替朕監管太學。
五經博士皆入太學教學,開五經學科,太學學子由各郡縣察舉。”
王遂立馬就下去讓人寫聖旨去了,開太學是全國的大事,並不是只是把一道旨意傳給張遠就算行了,而是要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
“諸公認為太學應該在何處開辦?”
胡毋生搶著說道。
“陛下,臣認為廚城門東側那片宮殿可為太學之場所。”
張遠現在已經是太學令了,那就等於是校長,而是還兼任了教育部部長,怎麼能讓下面的一個教授比比叨叨的。
“陛下太學不可在廚城門東側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