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看著下面的這些臣子,覺得只是五個人的聲音還不夠大,便又開口問道。
“諸公以為五經博士所請,朕該如何處置?”
“臣等亦以為,開太學勢在必行。”
又有十多個大臣一起對著劉徹相勸。
如今朝廷根本找不到一個支援黃老之術的人,就連竇嬰跟田蚡這種死對頭說白了也都是儒家門生。
支援法家的倒也還有幾個人,但是他們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隨著支援的聲音越來越多,劉徹臉上的笑意也越來越濃,但是漸漸地他發現了一件事情。
底下的張遠一直低著頭,連屁都不放一個,難道張遠不知道自己馬上就要是太學令了,怎麼現在跟個外人一樣。
“卿大夫張遠,朕觀你一直也不發表意見,難不成你對立太學有何異議?”
劉徹說完,殿上百官的眼神齊齊的匯聚到了張遠的身上。
張遠渾身一激靈,他現在要是說有意見,那不就等於自己找死麼。
頂著眾人的目光,張遠顫顫巍巍的走了出來。
“回稟陛下,臣並無異議。”
劉徹玩味的笑了笑,繼續問道。
“那你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啊?”
張遠偷偷瞄了一眼胡毋生,想到日後太學肯定會以《春秋》一派為首,其中又會以《公羊春秋》為盛,數十年之後又會以《穀梁春秋》為盛。
自己要是真的想要做好太學令這個官,必須要掙脫春秋一派的掌控先,至於在太學內開設其他學家的博士,張遠連想都不想。
董仲舒公孫弘這些人玩死自己,不比什麼都容易。
“陛下,臣以為胡毋生以及其餘幾位博士所言,不堪拿來說是太學的作用。
在臣看來,陛下若是開太學,又更重要的責任擔在肩上,而非只是造福百姓這麼簡單。”
胡毋生本就看張遠不爽,立即出聲反駁道。
“卿大夫難不成你有什麼高見嗎?”
張遠笑了笑,出聲說道。
“陛下,諸位博士,我也曾拜讀過諸多儒家典籍,自以為儒學對百姓對天下的重要性。
我以為吾輩開太學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滴答滴答滴答。”
張遠語落,殿中安靜的只能聽到計時的滴漏發出的水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