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湯看見張遠笑了笑,也沒有追問下去。
杜縣其實並不怎麼大,就算是在之前,人口還沒有到十萬。
相比較茂陵邑、長陵邑還有陽陵邑這些繁華之地,還是要差上不少。
也就是因為杜縣的小,劉徹才能夠直接割捨掉這樣一座城池,而沒有引起太多的異議。
“諸位博士,現在覺得這杜縣作為太學教學之地,可還有什麼遺漏?”
韓嬰、張生肯定是不會反對的,張遠這一問其實就是在問其他三名博士,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胡毋生。
很顯然他自己雖然說跟董仲舒不怎麼熟,但從太學這件事情上,明擺了這老傢伙就是董仲舒在長安的代言人。
要不然人家董仲舒一封書信送到長安來,就立馬能有人開始推波助瀾?
“太學令一人做主即可,老朽日後肯定是不會去種田的,到時候就看太學的錢財不夠運轉,你別讓我們這些老傢伙出城挖野菜吃就好。”
胡毋生陰陽怪氣的對張遠說道,很是不情願的樣子。
城池之間雖然沒有荒廢,但是到處生長出來的野草倒是不少,張遠蹲下身子,在草叢中撥弄著,直到找到了一株野菜。
“博士可知道這株草叫什麼名字?”
胡毋生瞥了一眼說道。
“這世間草木的種類千千萬,即便是神農也認不全,老夫又怎麼認得?”
張遠將野菜給拔了出來,淡笑著說道。
“這株草名叫毛妮菜,是關中地區有名的野菜,許多吃不上飯的家庭,便以此為食。
胡博士連毛妮菜都不認識,你還想著出城挖野菜吃。
請恕我直言,你這樣的老傢伙放到城外就只有餓死一條路,要不然就是被毒死,就你還挖野菜?
諸位博士,我昨日在朝會上曾說過,吾輩建立太學之初意,乃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何為為生民立命?百姓又以何安身立命?天地之間生長這些野菜又是為了什麼?
諸位切莫以為入了太學,做了老師,就只需傳授學問即可。
太學之博士既然是為了為往聖繼絕學,就要懂得因材施教,懂得教會學子們先做人後做事的道理。
我張遠也不說瞎話,今日回去之後,我便向陛下寫一份奏章請求卸去胡毋生《春秋》博士一職。”
胡毋生聽了張遠的話,也不生氣,冷笑著說道。
“老朽若不為博士,何人能擔任此職?”
“淄川國公孫弘便可出任博士,再者說夏侯始昌門下諸多弟子,挑選一人出任博士又有什麼難的?”
張遠連連提到兩人,胡毋生才知道張遠真的是做了功課來的。
胡毋生就是接替的公孫弘的博士之位,再說夏侯始昌這人,在當世乃是唯一一個能稱得上是鴻儒之人,門下弟子不盡其數,許多經學大家都是出自他的門下。
“今後太學令一人便可斷定太學之事,老朽不再多言。”
見胡毋生服軟,張遠也就暫且放過他。
最起碼不能因為胡毋生此人,就跟董仲舒把關係搞壞了。
這些人都壞的很,而且眼前還有一個張湯,時時刻刻在提醒著張遠,一個人可怕起來能夠有多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