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實不相瞞,早些年家道中落,雙親已經將家中藏書全都賣了出去。
小子雖然有心想要將所學全都抄錄下來,可終究是有心無力。”
文翁一臉失望的點了點頭。
“哦,那真是可惜了。”
搬來蜀郡的大多數都是為了躲避當年秦末的戰亂,家道中落者根本沒有辦法統計,對於張遠的說法,文翁沒有去懷疑,他興辦學宮的目的之一也是想著為那些家道中落的學子謀得一條出路。
“看來小子是沒有辦法幫到先生了。”
人家盛情邀請,張遠雖然心底不想要摻和到這件事情之中,但是表面功夫還是要做足的,這是李健臨走之前教給張遠的。
“不,在老夫看來,小友是能幫助到老夫的,不過這樣子做可能有些利用小友的意味在裡面,你聽了之後若是不同意,老夫也不再為難與你。”
自己又當不了教書先生家裡有沒有能捐獻的書籍,張遠實在不知道還能怎麼幫文翁興辦學宮。
“先生您請說,沒有什麼為難不為難的,您用得上小子,便是看得起我。”
“老夫記得張小友原本是在卓家為奴吧?”
文翁問話的時候很注意語氣,在他看來這屬於揭人傷疤了,不過張遠知道這件事情根本瞞不過文翁,人家是蜀郡的郡守只要查一查,便能夠查到端倪。
“確實如此,雙親去世的時候,小子身無長物只能夠賣身入卓府換取些銀錢,將雙親安葬。”
大漢以孝治國,只要張遠一直堅持以這個說法解釋自己的出身,就算以後有人那這件事情來攻擊他,也會有人為他仗義執言,文翁這種人就在此列。
“小友的一片孝心,往後肯定會得到回報的。
老夫這個辦法實在是羞於開口,但是眼下為了蜀郡士人即便日後遭到詬病也值得了。”
“先生您直說便是了。”
文翁扭捏成這個樣子,老臉也變得通紅,張遠實在是不知道他所謂的辦法是啥。
“老夫想借用小友的身世,再將小友錄入郡守府為官,之後在蜀郡將小友的事蹟宣揚一番,表明老夫想要重用寒門士子的決心,不知道小友能不能接受。”
文翁憋著一口氣一下子把心中所想全都說了出來,張遠聽了之後覺得這不就是讓自己代言文翁那個學宮,做形象大使麼。
拿自己的事情宣傳雖然都是假的,而且還是為了一件好事,張遠沒有不答應的道理,但是入郡守府為官的做法,張遠不能夠接受。
這可跟他的人生規劃大相徑庭,再說要是讓他處理一些事務,他也玩不轉啊。
錢現在張遠有了,舒舒服服的待在家中不好麼。
“先生,宣揚小子的身世這個反倒沒有什麼,只是小子實在是無意為官,怕是要拒絕先生的一番心思了。”
世人忙忙碌碌一是為名二是為利,就算是文翁想要創辦學宮,估計也存了讓自己名傳千古的意思在裡面,山野之中的高人也未嘗不是在追逐一種名。
文翁沒想到自己想著幫忙張遠揚名,他還能夠拒絕。
ps:求推薦票,三克油外瑞瑪馳!